作者:金葉子
5月3日晚,上海市經信委發布了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在第一版指引的基礎上作出修訂。
指引共分為六個方面,包括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實施場所分區分類管理、強化企業員工管理、加強物流管理和防疫物資儲備、做好安全生產和應急處置預案、加強對復工復產企業的服務等。
上海市經信委介紹,結合上海市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實際情況,在第一版指引的基礎上,修訂形成了《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內容包括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加強對復工復產企業服務等六方面共26項條目,對復工復產流程、復工證和運輸通行證申領使用等提出了指引。
“這一版增加了復工復產服務方面的內容,比如說復工證怎么申請,跨省運輸通行證如何申請等內容。”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
第一財經對比第二版與第一版指引發現,除了第六方面加強對復工復產企業的服務為全新版塊,其他五個方面內容例如場所分區分類管理、員工管理等方面也有更新。
例如,在第二版指引中,企業可以按照綠區(正常生產)、藍區(新進入人員觀察)、黃區(密接或次密接)、紅區(有感染情況)等設置不同風險區域,各區做到互相隔離。同一等級區域要劃小管理單元,減少不同區域人員的流動接觸。根據與外部環境接觸程度,對不同區域實施不同的防疫標準。中高風險區域人員必須佩戴N95/KN95口罩,低風險區域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實現各區域之間的物理隔離,實行工作場所、住所“兩點一線”管理,所有人員在指定崗位工作和住宿,最大限度減少不同區域之間的人員直接接觸。對于交接區域(如出入口、裝卸貨場地、倉庫)、生產經營區域(如車間、會議室、辦公區等)、生活區域(如食堂、宿舍、健身房等)、公共衛生區域(如衛生間及廢物處理場地)、公共空間(如道路、室外場地)等不同區域,實施分類管理。加強對各區域之間結合部的管理,杜絕風險點。
企業根據所在區的區域劃分,按照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相應管理要求,落實核酸和抗原篩查。封控區內企業,堅持一日兩測,即早上做抗原檢測、下午做核酸檢測;管控區企業,堅持每日抗原加兩日一測核酸;防范區內企業,每天做抗原檢測,5天內一次核酸檢測。
在加強對復工復產企業的服務方面,第二版指引共增加了5條新內容。
例如,符合疫情防控條件的企業可向所在區復工復產牽頭部門或相關單位申請“復工證”。返崗人員可在隨申辦APP上使用“復工證”,向居住地居村委展示“復工證”,“復工證”同時顯示人員身份證、單位用工證明、核酸證明等有效信息。居村委經核對身份證,確認所住樓棟7天內無陽性、加做抗原檢測陰性即可放行。企業可聯系安排客車或出租車等組織員工返崗。對于符合疫情防控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加強協調,做好服務。
符合疫情防控條件的企業可向所在區復工復產牽頭部門或相關單位申請跨省運輸通行證。駕駛員可在隨申辦APP上申請簽發全國統一式樣的《上海市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電子證),開展生產物資等跨省運輸。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加強通行證管理,不能違規使用,一經發現,列入黑名單,通報處理并給予相應處罰。
而且,指引提出,封閉生產企業可向所在區復工復產牽頭部門申請輪換已復工復產人員,相關人員可憑48小時核酸陰性,進小區前加測1次抗原,如陰性可回小區。有條件的區可結合防范區的調整擴大,適時啟動防范區內員工由無疫小區至無疫廠區、園區或樓宇的“點對點”半封閉管理,員工可通過班車通勤。
圖片來源: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