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嘗鮮枸杞芽
暮春時節,天氣漸暖,又到了吃頭茬春菜和野菜的時節。在寧夏,上市早、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枸杞芽。鮮嫩的枸杞芽涼拌后,鮮翠欲滴,口感微甜,令人喜愛。
“近幾年,每到春季,我都會買枸杞芽嘗鮮。要么蒸枸杞芽包子,要么枸杞芽炒雞蛋,但做得最多的還是涼拌。枸杞芽菜一是有營養,二是味道比較獨特,三是上市早,讓人能早早就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和味道。”銀川市民張潔告訴記者。
枸杞芽又名枸杞頭、枸芽子,是枸杞的嫩梢、嫩葉。我國自古就有春天吃枸杞芽菜的習慣。常食枸杞芽有與食用枸杞類似的保健功能。
世界枸杞看中國,中國枸杞看寧夏。作為枸杞的原產地,寧夏不僅出枸杞,也出枸杞芽菜。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健康概念的深入人心,枸杞芽逐漸成為寧夏的一道“代表菜”。“如果本地人招待外省客人,一般都會點寧夏特色菜,其中少不了涼拌枸杞芽。”銀川市糧鼎記粗糧坊餐廳老板梁登斌說。
枸杞芽菜之所以能夠在寧夏成為“代表菜”,得益于枸杞芽菜在寧夏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生產。過去,枸杞芽菜采摘于普通枸杞樹,供應量少。而現在,有了專門用于生產枸杞芽菜的枸杞樹。
走進銀川市賀蘭縣洪廣鎮廣榮村特色產業種植基地,一片忙碌景象。在該基地,寧夏冠名食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種了4個大棚,品種為寧杞9號。
“寧杞9號是寧夏林業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以寧杞1號同源4倍體98—2與河北枸杞雜交選育獲得的葉用枸杞新品種。這種葉用枸杞品種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抗病蟲能力強,主要營養成分為維生素、氨基酸、粗蛋白、總糖和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高于常規蔬菜,且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藥食兩用價值高。”該合作社工作人員馬英英介紹。
記者看到,這種葉用枸杞的嫩莖高15厘米左右,可采集8厘米到12厘米的嫩莖葉,在生產季節每五六天采集一次,故而需控制其生長高度,只保留莖基部8個到10個嫩芽眼位生長點,便于萌生更多的嫩莖,提高產量。據介紹,4個大棚一次可采集680多千克,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生產。
為了保持枸杞嫩芽的新鮮程度及完美形狀,對采摘容器有著一定要求,竹筐因其透氣性成為首選。據介紹,一筐枸杞芽不能超過3千克,如果超過這個重量,枸杞芽菜就會因為堆壓發生變形。所以,該公司每年采摘前都要對村民們進行技術培訓。采摘后的枸杞芽被迅速運送到生產車間進行加工。經過分揀、清洗、漂燙、過涼、稱重幾個工序后,即可真空包裝發貨。
“產品一部分在寧夏本地銷售,一部分銷往北上廣等大城市,供不應求。”寧夏冠名食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劉斌說。
去年,該合作社將公司總部搬到廣榮村,在田間新建了生產加工車間,購置了2條現代化生產線,實現了枸杞芽從田間直接進工廠,大大提高了新鮮度,更加符合大眾消費需求。
拓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