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6月14日電 (李明芮)山東省人民政府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鏈長制”推進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9大產業領域的43條產業鏈共確定“鏈主”企業112家、核心配套企業709家,基本理清重點產業鏈的“四梁八柱”。
“通過深入梳理領航龍頭企業、重點配套企業、主要特色優勢、急需突破短板、協同攻關技術、區域布局優化、重點建設項目、雙招雙引對象、可對接外部資源等‘N張清單’,山東明確了各重點產業鏈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主攻方向。”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海波介紹。
張海波稱,山東把塑強優質企業作為落實“N張清單”的關鍵抓手,切實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配套,先后組織開展了5場融鏈固鏈專場對接活動,推動112家“專精特新”企業與相關“鏈主”企業新達成合作事項187項,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進一步增強。
據悉,2021年以來,山東新培育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67家,推動221家企業升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高端化工等7條產業鏈,近七成處于產業鏈關鍵位置。
圍繞開展產業鏈“卡脖子”技術攻關,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的問題,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梁愷龍介紹,該省將匯聚產業鏈高端創新資源,構筑高能級創新平臺。圍繞重點產業鏈、特別是標志性產業鏈技術需求,加快構建“1313”四級實驗室體系,新布局30家省技術創新中心、3—5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打造產業鏈上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孵化到區域示范的全鏈條創新平臺體系。
據了解,山東省是工業大省,產業門類全、規模總量大。截至目前,該省有1258家企業(國家級147家,省級1111家)納入省級以上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累計幫助解決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難題2610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