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特稿:誰在掌控河南“健康碼”?律師分析“紅碼”疑云
中新經緯6月14日電 (魏薇)“人還沒到,碼就變紅了。”據多家媒體14日報道,有不少剛到鄭州的人士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變成紅色,還有人并不在鄭州,但在填報信息后被賦“紅碼”。這些人均是河南部分村鎮銀行的儲戶。
14日下午,中新經緯致電鄭州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2345,工作人員介紹,健康碼分為河南健康碼“豫康碼”和鄭好辦的“鄭好碼”,前者是省級推送的,后者是市級推送的。河南省健康碼變紅的問題,可以撥打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進行咨詢。如果是鄭好辦健康碼問題,需要先去社區進行報到,說明個人情況,然后申請轉碼。
不過,據一位儲戶向中新經緯介紹,其變紅碼的是“豫康碼”,也就是河南省健康碼,鄭好辦的“鄭好碼”是黑色,而全國的防疫健康信息碼則顯示“存在異常”,并提示“河南省將您的健康風險等級定為高”。河南健康碼變紅的問題引發公眾關注,這背后是哪家公司研發?又是誰將儲戶的健康碼變紅?
曾簽下1900萬疫情防控技術服務項目合同
據河南日報6月14日頭版一則《河南健康碼一碼通行全省》報道,“升級版”河南健康碼已在全省上線,實現了全省各市縣區疫情防控相關數據的互聯互通。
上述報道顯示,該平臺健康碼系統是在河南省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指導下,由正數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正數網絡)提供專業技術支撐建設而成。
正數網絡是何來頭?天眼查APP顯示,正數網絡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李香林,該公司股東分別為豫信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豫信電子科技),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建信金融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上述四名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30%、30%、21%和19%。
持股比例并列第一的豫信電子科技是河南省省管企業之一。今年3月13日,包括豫信電子科技在內的河南省6戶新組建省管企業集中揭牌。據報道,該公司將正數網絡并入,整合全省信息產業資源,統籌全河南省數字政府建設運營,牽頭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
正數網絡官網顯示,該公司是河南省一體化政務大數據應用平臺的建設和運營主體,也是河南省政務數據“集聚、融通、應用”的重要支撐,為政府和企事業單位提供信息系統開發應用、云計算存儲、數據安全治理及數據開放共享等服務。
在產品服務一欄中則介紹,正數網絡的產品服務包括河南省大數據中心項目、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移動端(豫事辦)、一體化自助政務服務終端、智慧政務大廳、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省政務云平臺、數字縣域和一體化網上監管平臺。
該公司官網新聞還顯示,為響應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正數網絡交付團隊自研完成疫情防控相關平臺研發工作,助力河南省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1月10日,由正數網絡市場部完成公司疫情防控技術服務項目合同簽訂工作,合同金額為1900萬元。
另據河南日報2021年10月的一則報道,2020年,正數公司成立伊始即以千萬年薪招聘資深領軍人才,還由此吸引了一批頭部互聯網公司河南籍人才回流。正數成立一周年時,曾招聘創新領軍人才資深科學家(大數據或人工智能方向)1人,年薪為600萬元—1000萬元。該公司還招聘架構師類、系統研發類、數據開發類、人工智能類和安全運維類等人才。
該公司介紹中還寫到,正數公司的宗旨是“正數干正事,正數做實事,正數為人民”,要努力做到人正、心正、道正,一心為公、一切唯實、一身正氣。
律師:河南應啟動調查,嚴厲追責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各地健康碼的賦碼規則都略有不同。
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21年8月,該省曾下發通知,根據不同疫情防控風險分別賦予健康碼不同顏色:紅色健康碼(下稱紅碼)、黃色健康碼(下稱黃碼)、綠色健康碼(下稱綠碼)。
賦碼和轉碼規則中,賦紅碼的情況有以下幾種:一是確診病例住院期間及出院后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二是無癥狀感染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三是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四是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密接的密接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五是境外來豫人員自入境之日起,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六是高風險地區駐留人員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七是特殊區域駐留人員末次暴露時間在14天內的,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賦紅碼;八是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時空伴隨者,先賦黃碼,其中,病例發病前4天或無癥狀感染者首次陽性標本采樣時間前4天至其被隔離管控前所涉及的相對密閉通風不良場所的同時段同空間同處者,轉為紅碼。
通知還顯示,以上信息接收、推送渠道和方式,以及轉碼所需材料和流程由河南省大數據局另行規定。各地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接受健康碼賦碼、轉碼問題咨詢和投訴。
另據河南日報報道,該省要求自3月22日起,統一對省外返豫入豫人員采取河南省健康碼賦黃碼、三天兩次核酸檢測等健康管理措施。在完成三天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并由核酸檢測機構上傳省一體化疫情防控管理平臺后,黃碼自動轉綠碼。
河南省衛健委值班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媒體,暫不了解外地來豫儲戶為何被賦紅碼。
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保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健康碼是新冠疫情精準防控的重要防控手段,是各地防控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22年4月11日發布《河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豫政辦〔2022〕34號),明確應用“健康碼”等個人風險狀態識別技術對重點人群進行精準管控。
楊保全認為,該措施被濫用為管控存款遭受損失的儲戶,是對疫情防控的巨大破壞。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對中新經緯指出,河南健康碼變紅引發討論的問題,本質是河南地方政府部門將健康碼用于防疫以外的其他用途。
王德怡擔憂,公民被違法賦碼以后,目前并沒有有效的救濟渠道。而如果將健康碼用于防疫以外的其他用途,可能會發生大規模的逃避掃碼行為。
在王德怡看來,由于被這樣賦予的健康碼并沒有真實地反映人的行程軌跡和健康狀況,給很多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人帶來了生活不便,給其他地方政府造成不必要的防疫壓力,這種做法破壞了國家的防疫政策,應該予以糾正。
王德怡表示,將健康碼用于社會管理、刑事犯罪等其他人身控制用途,是對法治的挑戰。他建議,河南政府部門應啟動調查,對相關責任人嚴厲追責。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