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哈爾濱6月15日電 (記者 劉錫菊)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15日,在哈爾濱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促進四大經濟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數字經濟專場上,哈爾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喜全表示,哈爾濱將持續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當前,數字經濟已在中國各地形成了探索熱潮。作為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哈爾濱市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先后印發了《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建設方案》《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4)》《支持數字經濟加快發展若干政策》和《推進數字經濟加快發展2022年工作要點》。
據王喜全介紹,哈爾濱市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厚實。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獲批并開工建設,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技術創新和融合應用綜合試點城市獲得國家批復;寬帶城域網至骨干網出口帶寬達到2400G,城鎮光纖實現全覆蓋;4G入口覆蓋率98%、行政村覆蓋率97%,5G基站建成1.4萬個,實現市區和縣城城區基本連片覆蓋。2021年該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約8%,約428億元。哈爾濱市數字經濟領域規上企業202家,其中主營收入五十億級企業4家,十億級企業9家。
根據《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4)》,哈爾濱市將突出特色定位,聚集落實“五個率先”、打造“七大都市”、當好建設“六個龍江”排頭兵的總體要求,明確提出打造黑龍江省數字經濟跨越發展核心區、東北數字經濟生態建設樣板、中國北方數據中心、北方數字科技創新轉化高地、國家糧倉數字化轉型樣板、東北亞數字經濟開放樞紐城市的“一區、一中心、一高地、一樞紐、兩樣板”的發展方向。到2024年,該地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作用充分發揮,優勢數字產業引領帶動與示范輻射作用初見成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邁出重大步伐,新興業態不斷涌現并發展壯大,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良好的數字經濟發展生態基本形成,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哈爾濱市GDP比重達到13%的發展目標。
未來三年,哈爾濱市將重點實施的四方面21項重大任務:重點推進高速智能信息網絡等“5大數字新基建”,著力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座;重點發展半導體關聯產業等“10大數字新產業”,著力支撐數字經濟加快發展;重點深化以數字技術促進農業轉型發展等“3大產業數字化新融合”,著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實施打造北方新型智慧城市標桿等“3大數字化政府新舉措”,著力提升政府治理數字化水平。2022年,哈爾濱市將重點推進數字經濟項目100個以上,總投資500億元以上。
記者從發布會獲悉,為推動該地數字經濟加快發展,哈爾濱市出臺了“支持數字經濟發展10條”:全面落實黑龍江省支持政策1條,在黑龍江省《政策措施》基礎上“加碼”30%予以支持,引進戰略投資者落戶哈爾濱市參與建設,對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研發、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及農業數字化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對建立數字經濟產業聯盟、企業多元化融資、舉辦數字經濟大型展會活動給予支持,對土地、電力、人才引培等方面給予支持。
“在做強方面,扎實打牢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在做優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規范健康發展;在做大方面,持續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奮力把數字經濟打造成哈爾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動能新引擎。”王喜全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