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6月15日電 題:江蘇留抵退稅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鏗鏘前行”
作者 朱志庚 閆士亮 王穎
受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企業用工綜合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專精特新”企業目前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2022年4月1日起,江蘇稅務部門精準落實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為正處在擴張期、急需資金支持的“專精特新”企業送去資金“活水”,助力企業快速紓困,在創新發展之路上輕裝前行、茁壯成長。
“近幾年,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200余萬元的留抵退稅及時到賬,為我們研發新技術又注入了新的活水。”徐州博康信息化學品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趙勇說。成立于2010年的徐州博康信息化學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經營中高端光刻膠、光刻膠單體和光刻膠樹脂為主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受疫情影響,企業面臨資金壓力。前不久,企業財務人員在稅務人員的精準輔導下,完成了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并快速落袋。
徐州市稅務局組織服務團隊走進江蘇云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落實留抵退稅政策。 閆士亮 攝目前,不少處在成長期的“專精特新”企業,亟需解決資金短缺、研發費用增加等難題。如何把“真金白銀”從“紙上”落到“賬上”,考量的是稅務部門為納稅人紓困解難的初心和實打實兌現政策的決心。
“在最困難的時候,655萬元的退稅紅利,為我們企業發展打入了一針強心劑!”江蘇宜興德融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彭正茂高興地說。
“今年,受疫情和國際局勢影響,企業成本增加近10%,運營壓力巨大。”彭正茂表示,有了這筆留抵退稅,企業有信心渡過難關,提升創新能力。
6月14日,走進江蘇長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排排現代化生產設備正開足馬力運轉,工人正緊張有序趕制訂單,各類裝備構件在調試后即將發往各地。面對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企業負責人仇云杰很難想象兩個多月前,他還在為企業的資金發愁:“運輸成本增加、物流時效受限、貨款資金回籠慢,讓本就緊張的資金鏈更加脆弱。”
連云港市稅務局走訪專精特新企業,調研留抵退稅款“落袋”后企業發展情況。 楊青 攝關鍵時刻,稅務部門送來了留抵退稅政策紅利。“在稅務人員的輔導下,我們順利申請增值稅留抵退稅437萬元,大大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仇云杰表示,有了政策紅利的支持,長虹智能與中車株機公司簽署的涂裝布局優化及智能化改造相關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為了讓“專精特新”企業留抵退稅退快、退準、退穩,江蘇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平臺,精準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名單,建立“一戶一檔”“一企一策”機制,制定輔導清冊,通過電子稅務局政策速遞、征納互動平臺定戶推送等途徑,讓企業及時知曉政策,幫助企業渡難關、穩發展。
成立于2001年的徐州云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車用智能電源控制器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面對全球汽車供應鏈的嚴峻挑戰,公司的智能電源控制器的市場占有率逆勢上揚。”全國人大代表、公司負責人付紅玲表示,受益于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云意電氣享受到670余萬元的政策紅利,發展信心更足了。
6月14日下午,連云港鷹游紡機集團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加緊生產紡機設備零部件。作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也有小煩惱:資金人才仍不足、創新環境有待完善、服務體系跟不上……
在鷹游紡機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葛海濤看來,關鍵時刻,166萬元的留抵退稅款如同“及時雨”,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我們將這筆資金用于研發新產品,力爭上馬N95生產線,同時在口罩設計方面加入中國風等元素,開拓國內外市場。”
稅收優惠帶來的不僅是真金白銀,更提振了企業發展的信心與底氣。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持續提升稅費服務質效,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成長之路走得更加鏗鏘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