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6月15日電 (記者 岳依桐)記者15日從四川省工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現場推進會獲悉,截至2022年5月底,全省已累計建立新業態工會組織9918個,累計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108.9萬人。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是指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科技的進步,依托互聯網平臺實現就業的勞動者。其就業方式有別于傳統的穩定就業和靈活就業的勞動者。與傳統意義上的職工相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具有組織方式平臺化、工作機會互聯網化、工作時間碎片化、就業契約去勞動關系化及流動性強、組織程度偏低等特點。
為更好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全國總工會于2021年7月在全國范圍啟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力爭到2022年12月底,全國新建各類基層工會組織24萬個以上、新發展工會會員1600萬人以上。
會議現場。 岳依桐 攝在上述背景下,四川省總工會因地制宜,結合四川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實際情況,持續開展相關工作。據了解,四川省總工會持續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項目制,采取“項目制+清單制+責任制”管理方式,持續組織實施新就業形態工會組建、重點支持建設新業態工會聯合會等項目建設。目前全省已累計立項實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項目1573個。
為更好關愛廣大職工,四川還大力建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共享職工之家”、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司機之家”等3380余個,切實提供熱可納涼、冷可取暖、雨可棲身、渴可飲水、累可歇腳等貼心暖心服務。
會上,四川省政協主席、省總工會主席田向利表示,近年來,新就業形態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四川省各級工會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新就業形態依法建會、依法管會、依法履職、依法維權,切實擔負起組織、引導、維護、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法定職責,切實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和維權服務實效,助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
當日,參會人員還現場觀摩了成都中競物流有限公司、錦江區三圣街道喜樹路社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工之家、錦江區成龍路街道楓樹社區OST網絡營銷員職工之家、錦江區牛市口街道“小牛哥·剎一腳”驛站等,近距離感受成都深入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取得的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