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看美國】美國科技行業公司5月裁員數大幅增長,他們怎么了?
中新網6月30日電 (記者 謝藝觀)裁員!裁員!裁員!近期裁員如同一場風暴席卷了全球多個地區,包括特斯拉、奈飛在內的多家企業開啟人員縮減模式。
美國科技行業5月裁員數較前4月增加781%
“6月1日,在我們的團隊得到不裁員的保證后,不到24小時,工作的公司就解雇了我和其他一群人。我整個六月都在找工作,就像著了魔一樣。”一位海外網友近日表示。
在國外社交媒體網站上,近期亦可看到不少網友分享自己被裁的經歷。
特斯拉甚至因裁員遭遇員工訴訟。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21日還表示,特斯拉正推進裁掉約10%受薪員工的計劃。
截至2021年底,特斯拉在全球擁有約十萬名員工,裁員10%意味著約一萬名員工將被迫離職。
但如一位網友所說,“大量的公司在各個層面正進行裁員,這不是特斯拉獨有的。”
近日,Netflix向媒體證實,它將裁員約300名員工,這已是今年的第三輪裁員;PayPal為應對成本上漲,也對從事風險管理和運營工作的員工進行了裁員;還有多家科技公司宣布暫停招聘計劃或縮減招聘規模,包括推特、Meta等。
就業咨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6月初發布的報告顯示,5月美國科技行業公司宣布裁員4044人,較前4月宣布的裁員人數增加781%,創自2020年12月該行業公司宣布裁員5253人以來的新高。
科技行業外,這波美國裁員“風暴”,還集中在金融科技、房地產、汽車、醫療保健等領域。
“裁員潮”席卷全球多個地區
不只是美國,“裁員潮”還出現在歐洲、拉美、亞洲等全球多個地區。
在歐洲,英國二手在線汽車零售商Cazoo計劃將員工人數減少15%,這會影響750個工作崗位;土耳其即時配送公司Getir宣布全球裁員約14%,涉及約4500個職位;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也計劃裁掉10%的全球員工。
在拉丁美洲,巴西電子商務軟件公司Vtex和墨西哥加密貨幣平臺Bitso接連傳出裁員消息。
梳理近期這波裁員公司名單,可發現很多都屬于初創企業,這也是此次裁員的“重災區”。
6月20日,印度新興信息媒體Inc42發布報道:迄今為止,已有27家初創公司裁員10029人,包括Vedantu、Cars24、Ola、Meesho、MPL和Unacademy等獨角獸公司。
據CNBC報道,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在過去幾個月里,東南亞的初創企業有數百名員工被解雇,涉及至少六家科技公司,包括新加坡電商平臺Shopee的母公司Sea Limited。有投資人表示,接下來幾個月內可能會看到科技領域的更多裁員。
勞動力市場最好的日子已過去?
“勞動力市場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紐約FWDBONDS首席經濟學家Christopher Rupkey表示。
資料圖:美國紐約。中新財經 宮宏宇 攝前兩年,一眾公司為順應業務增長,滿足經濟重新開放后突然涌入的需求,紛紛擴大招聘,勞動力市場也“水漲船高”。
亞馬遜在2020年和2021年增加了約80萬名員工,招聘熱潮前所未有。過去五年中,Meta、Apple Inc.、微軟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 的全職員工總數幾乎翻了一番,總人數約56.3萬人。
“雖然宏觀層面職位空缺仍然嚴重,但微觀層面看,Amazon、Walmart等企業均報告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后勞動力回歸過快‘overstaffing’(人員臃腫)導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對于企業利潤的侵蝕。”興業證券指出,宏觀和微觀數據的背離或體現為企業傾向于裁員而轉為招聘成本較低的臨時勞動力的意向。
馬斯克在宣布裁員時就曾表示,希望能增加一些時薪臨時工。
同時,今年以來,消費需求放緩、高通脹和美聯儲加息,正讓全球經濟狀況不斷變糟。出于縮減成本和對經濟預期的擔憂,企業們紛紛啟動裁員,這在初創企業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許多在2020年實現了巨大增長的科技初創公司,尤其是身處房地產、金融和交付領域的,開始看到用戶數量放緩,再加上通貨膨脹和利率問題,于是重組勞動力以削減成本和鞏固資本。”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 的高級副總裁 Andrew Challenger說。
“雖然企業裁員有其內部原因,但從共性上來講,也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了。”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告訴中新財經記者,尤其是初創企業,抵御風險能力更弱。
這波全球性裁員會否愈演愈烈?“預計裁員還會持續,”徐洪才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通脹、烏克蘭局勢等因素影響,未來經濟前景并不明朗。(中新財經)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