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7月29日電 (孫秋霞)滴灌通創始人、香港交易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29日線上參加《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時表示,中國可以利用高度數字化的普及和深入,重塑金融的基礎纖維網絡,“讓投資標的不再是一個個大公司,而是一個個小門店”。
據工信部披露,截至2021年底,全國企業數量達到4842萬戶,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業。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是經濟的“毛細血管”,然而,由于小微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弱、抗風險能力不高,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李小加指出,中國的小微企業是經濟最主要的貢獻者,傳統金融模式一直不能夠有效支持和賦能小微企業。在中國數字化高度普及和深入的今天,這個局面有望被打破。“基于數字化,通過對傳統金融不斷地解構和簡化,使得以前只適用于大公司的華爾街金融模式能夠在小微企業上發揮新的作用。”
李小加分析道,這個路徑分為資產端和資金端兩個方向,通過在資產端將投資拆解成幾十萬元甚至幾萬元一單,讓投資標的不再是一個個大公司,而是一個個小門店。資金端能夠在小組合上做決策,影響小微企業與其利益相關方,把投資者希望達到的社會影響力充分地體現在投資決策中。
李小加認為,這種新型的融資模式既可以抵達實體經濟的店面,又能夠通過金融工具影響小微經濟,實現社會影響力,使其成為“極其健康的金融血液循環體系”。
《2022年中國餐飲加盟行業白皮書》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率從13%提高到18%,兩年增長了5個百分點。與美國超過60%、日本超過50%的連鎖化率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
李小加指出,中國街邊小店的波動性大,風險也大,越來越多的小店要想成功,會慢慢變成品牌連鎖店,連鎖化率是商業發展的大趨勢。如果能夠逐步把小店組織起來,品牌、供應鏈、控制鏈、當地的租約、勞動創業者和客戶這6個方面決定了一個小店的成功。
“我們在小店上進行幾萬塊錢的投資,可以深度影響一個小店的6個利益攸關方。任何一個小店都應該慢慢在一個品牌的涵蓋范圍內,使得小店能夠在資本的支持下,真正達到可持續的未來,利益相關者可以共同富裕,共同成功,共同進步。”李小加說。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李小加和東英金融創始人張高波共同創辦滴灌通,這是一個服務于中國小微經濟的創新投資和金融科技平臺。李小加此前透露,滴灌通目前為止已經投資600多個小型店鋪,一共在50幾家連鎖店的范圍之中。(完)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