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產品及時“點剎”
張昊
混合型基金在倉位控制上的自由騰挪,令他們成為此輪A股市場急跌中的大贏家。
天相投顧根據基金二季報的統計數據顯示,二季度,雖然A股市場高歌猛進,但混合型基金已經開始通過降低倉位來控制風險。截至6月30日,可比的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39.55%,較一季度末猛降23.18個百分點,部分混合型基金的倉位甚至一口氣降到10%以下。此時,股票型基金的高倉位巍然不動,可比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仍高達90.32%,僅較一季度末略降了0.28個百分點。
混合型基金的及時“點剎”,也為其在A股急跌后的“抄底”備足了彈藥。統計顯示,至6月30日,全部基金的現金儲備大約為7500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合計就高達約6600億元。很顯然,較低的股票倉位、手握重金令混合型基金在此輪A股市場的調整中,有更充裕的空間來配置心儀的股票。
□本報記者李良
靈活的“止盈術”
在二季度A股陷入狂熱的飆漲中,敢于大手筆地減倉,兌現前期的浮盈,使得許多混合型基金得以躲過此輪A股急跌的風險。
以海富通新內需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為例,這只成立于去年底的次新基金,在今年一季度的建倉期大幅度提升倉位,截至一季度末,股票倉位高達97.32%;但面對二季度,尤其是5月份市場的瘋狂,該基金卻大手筆減倉,至6月30日,其股票倉位已經大幅度降低至0.79%,等于短短三個月時間,幾乎清光了手上的股票。根據基金二季報披露的信息顯示,該基金在5月下旬就已經將投資策略改為以參與網下新股認購為主,閑余資金以類貨幣現金管理模式操作,保證參與新股申購的流動性同時獲得一定的穩定收益。
事實上,像海富通新內需這樣二季度驟降股票倉位的混合型基金不在少數。根據天相投顧的統計數據,截至二季度末,有122只基金的股票持倉低于10%,全部為混合型基金,其中,有12只混合型基金在一季度末的股票持倉仍在60%以上,最高者幾近滿倉。而在股票持倉高于10%的混合型基金中,也有不少在二季度中減倉幅度高達五六十個百分點。
敢于大手筆地減倉,為混合型基金有效地回避下跌風險的同時,也在此輪A股急跌后,為它們提供難得的“抄底”機遇。根據天相投顧的統計數據,截至6月30日,可比的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39.55%,較一季度末猛降23.18個百分點。在倉位下降的同時,混合型基金的現金儲備激增,截至6月30日末,混合型基金的現金約為6600億元,占全部基金現金儲備的八成多。面對著A股急跌后大量個股股價的“腰斬”,憑借較低的倉位、大量現金儲備的優勢,眾多混合型基金的“抄底”顯得游刃有余。
調倉的“新機遇”
對于部分快速減倉、手握重金的基金來說,規避A股急跌風險的同時,也意味著他們迎來一個難得的低位建倉機會。
上海某基金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由于去杠桿化因素的存在,此輪下跌存在一定的非理性特征,尤其是部分優質成長股,已經明顯跌出價值,這對于倉位較低的基金來說,無疑是一次非常難得建倉機會。“支撐A股市場向上的邏輯并沒有改變,如果前期減倉幅度較大,此時適度增加倉位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該基金經理說。
在此輪下跌之初也大幅度降低倉位的中郵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基金表示,預計下半年在政策托底的背景下宏觀經濟有望維持平穩,貨幣寬松仍在。在積極救市以應對短期技術性危機的背景下,市場經過劇烈調整后將逐步企穩。雖然部分中小板、創業板個股仍有估值收縮壓力,但市場最大的風險已經釋放完成。隨著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回落,下半年有望進入精選個股時期。
海富通新內需認為,展望三季度,有望繼續延續既有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宏觀經濟將觸底企穩。至于A股市場,市場參與者的熱情隨著二季度末的大跌而迅速降溫,且對市場資金面拐點到來的擔憂迅速上升,從而對市場走勢構成制約。基于此,三季度預計將出現寬幅震蕩格局。但在牛市格局下,類似震蕩有望夯實市場基礎,為今后上行創造條件,與此同時結構性機會預計將層出不窮。
成長股仍是“香餑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輪A股急跌中,中小盤股成為“重災區”,但這并沒有改變基金經理們對成長股的青睞。無論是此前大幅度降低倉位的混合型基金,還是一直保持高倉位的股票型基金,在二季度報中依舊表達自己對成長股的熱衷。
中郵多策略就表示,在下半年方向的選擇中,依然維持之前的主線,集中投資于匹配未來方向的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金融、云計算、IDC、養老、環保等領域,但在標的的選擇上將更為嚴格,在考慮投資標的股價彈性的同時要求標的足夠的安全邊際,力爭為投資人貢獻絕對收益。
匯添富民營活力也表示,依然堅持以經濟轉型作為未來中國的時代特征,重點看好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滲透。但其同時稱,隨著本輪市場的大幅調整市場走勢會出現分化,應考慮估值和企業增速的匹配。該基金未來將會不斷篩選投資標的,在經濟轉型行業中尋找能夠真正崛起的行業。
上海某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認為,在中國經濟轉型方向不變的背景下,傳統行業的相對低估值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與2007年有所不同的是,資金并不會因為這些行業的相對低估值就涌入,因為經濟增速仍在下滑的邊緣,這類行業的股價明顯缺乏彈性。”該投資總監說,“下半年市場會呈現‘結構性行情’,但結構性的部分依舊會分布在優質成長股中,在新增資金有限的背景下,市場風格應該不會向低估值藍籌股切換。”
分歧加劇基金“混戰”成長股
□本報記者張昊
隨著市場逐步企穩,市場人氣也在逐漸恢復。而剛剛經過一場終生難忘的洗禮之后,基金經理們開始重塑投資理念。近期多位基金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將繼續把成長股作為研究的主要標的。與此同時,基金經理們對于“成長”也呈現出一定的分歧。
“退守”基本面
盡管基本面始終是基金經理們時刻關注的視角,但在此前的雞犬升天行情中,題材和概念的關注程度已經超過基本面,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創業板的估值再一次推升至歷史高位。如今,潮水退去之后,盡管一些成長股的股價已經腰斬,但其估值依然維持在高位,對于這些成長股而言,曾將它們視為掌上明珠的基金經理們必須決定它們的去留。
剛剛經過流動性問題之后,基金經理們開始變得更加謹慎。“雖然我一直熱衷成長股,但當下必須要關注安全墊了。”深圳某中型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從基本面入手,進行盈利預測,得出估值空間之后再判斷是否具備買入價值。在上述基金經理看來,安全邊際是必須要堅守的,特別是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很多成長股的估值依然處于高位,未來依然存在調整的可能。”
與此同時,仍有一些基金經理顯得更有信心。“現在正是搶籌的好機會。”幾天之前另一位深圳基金經理如是說,“大波動期間有一些被錯殺的個股,如今估值已經到了很低的位置,現在是很好的買入機會。”事實上,對于一些估值看起來依然很高的成長股公司而言,目前仍有機構投資者表示看好,“現在市場上跌破定增價和高管增持價的公司一大把,肯定有一些基本面不錯的公司不會讓自己的定增參與者白白被套。”
去“偽”存“真”
總體而言,部分公募基金對未來走勢仍心存疑慮。博時基金表示,救市政策在階段性上確實取得勝利。目前雖然市場恐慌已初步結束,投資者對后期的市場走勢尚存在分歧。后期很可能出現震蕩走勢。
大成基金(微博)認為,目前,救市政策已見成效,但是監管政策的重新梳理和市場秩序全面恢復仍然需要更長的時間。當前重在信心重塑和預期管理,重新喚起改革牛的信心。不管是從中國經濟轉型、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的戰略高度,還是中期視角下,當前注冊制、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戰略性新興板、養老金入市、一帶一路等關鍵戰略均正處于推進的關鍵期,“改革牛”對于全局意義重大。
博時基金認為,下半年板塊的作用可能會被弱化,追風的情緒會降低,投資者應該更關注個股的表現。首先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與醫藥這類在穩定行業里面有成長性的板塊。另外是新興行業,投資者應該考慮真正有實力能夠走出來的企業,因為很多新興企業最終會被淘汰。三是經濟轉型中走出來的傳統行業,例如航空業與養殖業都具有非常良好的基本面,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