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中國影視文學版權拍賣大會有望每年舉辦一至兩次,今后主辦單位還將以中國影視文學版權交易平臺為支撐,依托淘寶網繼續進行線上拍賣,形成線下與線上、集中拍賣與常態拍賣相結合的模式。“未來,我們希望所有的流程都搬到線上去,這次才有更高的效率。”殷秩松介紹。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版權管理司司長于慈珂認為,搭建這樣一個編劇和制作機構的版權交易平臺,是促進影視精品生產的一個新的創舉,符合了文化市場發展規律,也符合版權產業發展的規律,有利于充分調動廣大影視文學的作者、編劇創作精品的積極性。
版權保護仍是難題
劇本披露太少,影視公司看不懂,披露太多,創意又容易被竊取
與劇本動輒百萬的成交價相比,文學作品顯得有些便宜,此次有四部文學作品影視改編權參加拍賣,分別是《湘西秘史》《燕窩》《幸福炮兵》《音樂會》。其中,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主任朱秀海的小說《幸福炮兵》拍到150萬。
盡管影視劇本成交價格遠高于文學作品改編權,但卻面對著一個更加讓人頭疼的問題:“見光死”。傳統劇本交易都是私下進行,還有很多是“小作坊”式生產,即影視公司提出要求,編劇按需創作。拍賣與以往最大不同就是要將劇本的主要內容甚至劇本大綱展示在眾人面前,編劇的創意面臨被抄襲的危險。
“劇本比文學作品的版權保護情況差很多。劇本主要是賣創意,經常是你說了一個想法,別人聽了去就能把你的創意賣了,不止于此,前兩天一個劇本抄襲的作品,連人物名字都沒有改,就拍出來了。”作家出版社研發中心總監吳濱向記者解釋,“文學作品是受到保護的,因為小說是正式出版物,在出版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保護。而劇本沒有發表這個環節,誰也無法證明這個故事是誰在什么時候寫的。”
善意的借鑒和惡意的抄襲,這個界限有時候也是很難截然區分的。“考慮到劇本這種作品信息上的敏感性,我們推出了封閉會員交易機制。”殷秩松介紹,不僅會員需要認證,而且在不同的階段開放不同的信息,披露不同程度的信息,比如說你要看到具體劇情,基本上是到了交了拍賣保障金和版權信用保證金之后,在這個前提下,你才能夠看得到。希望通過這樣一種分級控制的手段達到保護版權的目的,防止劇作家的利益受到損失。此外,平臺還引入了知名法律公司,在不同階段全方位保護作家的文學作品版權。
殷秩松也坦承,劇本拍賣確有難度,“劇本披露到什么程度,這都很考驗我們的拍賣。披露的太少,影視公司看不懂,太多了,創意又容易被竊取。版權保護是個世界性難題,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去保護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