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邵陽2月23日電 (劉飛 記者 李俊杰)2月23日,在“扎故事藝術之鄉”湖南邵陽縣五峰鋪鎮,一批來自廣西永富、貴州銅仁等地的游客專程前來觀看“扎故事”表演。
“近些年,不時有外地游客慕名前來,親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這讓我對非遺文化的傳承充滿了信心。”年近七旬的五峰鋪鎮老文化站長陳克文興奮地說。
五峰鋪鎮的“扎故事”又稱“扎臺戲”,是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流傳于邵陽縣五峰鋪鎮、白倉鎮和古城邵陽縣等一帶,它用“扎”的藝術把傳統戲劇故事的主要人物刻畫出來,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五峰鋪“扎故事”主要作品大多取材于民間故事和古典文學作品,如《白蛇傳》、《劉海砍樵》、《西游記》等,以其驚、奇、險的特點倍受人們青睞,多次受邀參加湖南省、邵陽市及全國民間藝術匯演,曾獲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五峰鋪被譽為“扎故事藝術之鄉”。

改革開放以后,該縣對“扎故事”曲目逐漸推陳出新,既保持了古俗風貌,又創立了一些新的形式,逐步演變成了頌揚民族精神與民族英雄的一種群眾性自娛文化活動,以形象達意、流動表意,被人們稱為“流動舞臺”。
近年來,邵陽縣充分依托縣內豐富的人文資源,圍繞“詠史大唐詩人胡曾故里、扎故事藝術之鄉、中國藍印花布之鄉、中國茶油之都”等四張名片,打造全域旅游文化產業鏈。該縣先后籌措1.5億元全域旅游發展引導資金,將民俗文化、特色產品與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為全域旅游發展注入新活力。在“十三五”規劃中,該縣把“文化活縣”列入重要發展戰略,專注打造集生態休閑、文化消費、特色產業、循環經濟于一體的全域旅游文化產業聚集區,文化產業將成為該縣5個過10億元的支柱產業之一。
目前,該縣已投入750萬元修繕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塘田戰時講學院(被譽為中國的“南方抗大”),打造紅色旅游目的地;投資1000萬元復古的五峰鋪藍印花布手工作坊一條街已完成建設控規,藍印花布先后十余次代表省市參展大型文博會,并成功走進上海世博園,倍受國內外參觀者青睞;投資8.5億元、建設1470畝的油茶文化博覽園,打造湘西南規模最大的油茶文化旅游觀光目的集散地。
此外,縣域白倉萬畝烤煙觀光園,九公橋桃花島,河伯嶺生態農家樂、臘肉熏烤村等的基本建成,填補了邵陽縣農業基地觀光游項目的空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