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良言)山頭被削,山體裸露,噪音聒耳,粉塵飛揚,九千岔的一些村民備受灰塵污染煎熬。采石區域超越審批范圍,安全生產手續過期,選鐵項目、堆放尾礦沒有經過環保和安監部門審批,林業、國土等部門曾多次處罰。對于華迪這樣存在明顯安全隱患的采石企業,執法部門曾下發整改通知,為什么未能消除安全隱患,幾百萬立方米的尾礦堆放在那里,相關部門為什么就發現不了?
大肆開挖山體,終于導致血的代價。為什么一些企業敢于碰觸環保這根“高壓線”?暴利大于“違法成本”恐怕是企業鋌而走險的主要原因。同時,環境保護缺乏剛性手段,執法面臨“罰金太少,賠償過低,觸動太小”的尷尬,少則幾千元、多則十幾萬元的環保罰款和賠償,對資源類企業可謂九牛一毛,不痛不癢。另外,對開山毀林監管的缺位,恐怕也是重要因素,監管檢查不扎實,整改措施未落實,對企業污染整治不力,無形中縱容了企業的違法行為。安全監管成了“牛欄關貓”,實質上反映了監管機制的疲軟。監管嚴重不力或懶政失責,結果導致企業出事,政府買單,花納稅人的銀子為企業承擔“違法成本”。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地方經濟固然需要發展,但絕不能視環保為無關緊要,不能再走那種掠奪式開發、破壞式發展的老路了。
“求木之長,必固其根”。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必須出重拳、用重典。今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增設按日計罰、治安拘留等措施,向環境違法行為“亮劍”,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只有設定“硬杠杠”,把責任落實到人,嚴格實施問責制,才能堵住安全事故的“隱患門”。
“安全管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做出進一步部署。這都要求我們必須鐵腕治污,加強監管力度,充分利用各種監督渠道,建立嚴密的“監控網”,不斷健全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機制,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層層筑牢安全防線、環環搭建安全網絡,絕不能讓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成“稻草人”,環保“高壓線”變成“猴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