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評論員 根據全市鎮村綜合改革工作方案,我市1718個村撤并為1133個,其中1000人以下的村全部撤并,撤并率34.05%。按照市上統一安排,村級“兩委”換屆選舉工作2014年11月份啟動,目前已有154個村和社區完成了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商州區城關街道辦事處原西溝村、陳院村順利合并為西苑村,通過“兩推一選”高票產生了黨員和群眾滿意的村黨支部班子,提出了符合群眾愿望的發展目標和具體任務,是有效整合村域資源優勢、充分擴大基層民主政治的生動實踐,也對其他地方的鎮村撤并改革和“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和重要借鑒。
這次鎮村綜合改革基于鎮村數量偏多、規模偏小,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公共服務能力不足、職能作用發揮不夠,撤鎮并村目標任務是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主要內容是合理調整規模、加快職能轉變,根本意義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提高社會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基層民主管理、激發農村發展活力。開展鎮村綜合改革,必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考慮不同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自然地理條件、交通地緣關系、歷史沿革和民情風俗等因素,做到既注重長遠,又科學規劃;必須理順關系、還權賦能,建立健全事權與機構、人員、財力相匹配的通行體制,提高鎮村組織發展經濟、管理社會、服務群眾的能力;必須方便群眾、精簡效能,考慮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和鎮村履行職能,既減輕財政負擔,又提高工作效能;必須創新體制、規范管理,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成立新型農村社區,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總之,撤村并村不是簡單疊加,更不是誰吞并誰,而是要整合資源、并出優勢,轉變職能、提高效率,便于管理、均等服務,統籌城鄉、一體發展。
黨員推薦、群眾推薦、黨內選舉,是目前農村黨組織實行最廣泛的換屆選舉方式,直接關系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兩推一選”工作必須在鎮辦黨委統一領導下有組織、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必須堅持黨管干部、依法選舉、分類指導的原則。應該看到,撤鎮并村為選優配強村級班子拓寬了用人視野,也使當選干部增添了監督壓力,讓退出的原任干部當好參謀助手、繼續發揮作用,依然需要鎮辦黨委加強黨內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共同凝聚促進村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正能量。西苑村的實踐證明,發揚民主并不是件難事。讓黨員參與議事,讓群眾參與決策,帶來的不是干部聲望和權威的降低,而是群眾對村級工作的積極支持和主動落實。
撤村并村和“兩委”換屆同步進行,聽到支持或反對的不同聲音,是相當正常的事,盡可不必大驚小怪。只要立足形成發展優勢、充分發揚人民民主,就不必擔心黨員和群眾提出批評或者意見,這同樣是廣開言路、彰顯利弊的好事。始終堅持上級組織決策部署與多數黨員群眾意愿互動融合,細致耐心解開持有不同意見看法的部分黨員群眾的疑慮疙瘩,村級黨組織就一定能夠團結帶領最大多數的黨員群眾,通過鎮村綜合改革和換屆選舉工作,適應新常態、立足新起點,在建設秦嶺美麗鄉村、統籌城鄉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創造更佳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