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輝
全市村級兩委會換屆已基本結束,一批年富力強的新人手走上村級領導崗位。新班子如何積極履職,開拓創新,帶領群眾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成為各級黨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換屆應該換出新氣象,新干部要有新形象和新作風。能當選村干部,都是村里的強人,在品德、能力、威信等方面都有過人之處。村官雖小,手中權力關乎上千人利益;工資不高,一舉一動連著百姓福祉。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村干部的理想追求和綜合素質影響一個村的發展水平。各個村(社區)的發展基礎不一樣,干部能力有高有低,要想干出成績,革故立新,必須凝聚活力,積攢人氣。既然挑起了領頭的擔子,就要負起責任,恪盡職守,把為民謀利放在第一位。
村和社區的工作錯綜復雜,帶領群眾致富是重點。村干部要懷著為農民謀利的情、揣著為農村服務的心、帶著發展農業的勁,認真思索,找準位置,進入角色。村干部要有吃苦精神和主動精神,要把困難當作挑戰,把挑戰當作機遇,腳踏實地地鍛煉意志和才干。要立足農村實際,做到勤學習、勤思考、勤實踐,克服懶人思想,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新農村建設中去,大膽嘗試,勇敢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在發展經濟這一問題上,既要立足現狀,真抓實干,又要更新觀念,著眼長遠,認真調查研究,積極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制定適合村情實際的長遠規劃,在調整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優化產品搭配、整合發展資源上下功夫。貧困山區立地條件差,發展較慢,當干部要勤學善思,努力破解突破發展的瓶頸制約,既要充分發揮各家各戶的主觀能動性,又要善于統籌,抱團發展,進行技術合作;要科學謀劃,把生態移民、城鎮建設、人口流動等問題通盤考慮,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堅定思想,努力建設美麗鄉村,在發展生態經濟、溝域經濟上動心思、做文章,大力開發鄉村旅游,興辦避暑村莊,做強農家樂等特色產業。
吳仁寶、郭秀明、沈浩是村干部學習的典范。吳仁寶五十年如一日,一心一意為群眾謀幸福,用赤膽忠心和滿腔智慧創造了華西村的輝煌;郭秀明說,“全村那么多窮戶,咱一家富了有啥意思?不把共產黨的陽光送到群眾手上,我死不瞑目。”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沈浩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公而忘私,用青春和生命在群眾心里豎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他們在為群眾服務,為集體奔走的過程中,體會到工作的自豪和快樂,讓人生大放光彩。
當干部只有真心實意為群眾謀福利,才能得到廣泛愛戴和擁護。要劃清公私界線,強化紀律約束,自覺把法律和制度挺在前頭,依法治村,以能立威,以德服人。作為村里的領頭雁,不能守著一個空殼村混日子,掛個虛名、不干實事,或者只為自己著想,得過且過。只要下定決心,選準方向,舍得出力,小地方也能干出大成績,小山溝也能變成聚寶盆。當干部只有把集體的事干好了,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囅,自己的路才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