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月自由之路的行走,是艱難而充滿困惑的;而自由的獲得也遠非一句“自由故”的口號。王發財最后告訴呂明月:“對你來說,大束縛可能就是大自 由。比如宗教,比如愛情,比如一種至死不能改的依賴。”但對于渺小卻不甘屈服的呂明月來講,能讓她傾情相報,用自由來交換的這種束縛需要怎樣的真情、真性 與真實?世間有這種束縛的存在嗎?小說結尾處,呂明月在德令哈徹底消失了,最后只是以幾種角色出現在閨蜜桑小萍的小說中,以不同名字出現的她一直在追求自 由的路上不懈地行走著。最后一次出現時,借由那個角色臨死前的表白——“謝謝你最后對我的愛,它像大雪一樣覆蓋一切,我收到了……”
這雖然是以另一種悲劇方式謝幕,但呂明月們一直在尋找,一直在行走,并且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愛與自由。小說最后閃爍出一絲明朗與溫暖,這些微 小的暖意也為呂明月上下求索的自由之路鑲上了一道含蘊著光與熱的金邊。當孤獨而不屈、卑微而自尊的呂明月們面對強大堅固的社會,面對滿目瘡痍的生活依然有 勇氣走向真誠、走向美善、走向大愛的時候,我們多少感到了安慰。這也是作家的悲憫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