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4日電 “學區房”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同時也備受爭議。無論是近日曝出的“天價過道”,還是此前“46萬元單價學區房”,圍繞孩子入學問題而展開的教育資源之爭和房價之爭,越來越引起每個家庭的焦慮乃至整個社會的反思。
近期,有關學區房的新聞似乎很多,且每次都能引發廣泛熱議。當房地產與教育相掛鉤,總會出現諸如“教育地產”、“學區房”之類的營銷噱頭,也總能吸引眾多關注者的目光。
近日,繼46萬元每平米天價學區房之后,北京又出現標價150萬元的學區房,不過這次的學區房并非房子,僅是一條供院內住戶進出的過道。這條過道之所以有它的巨大價值,不是因為居住,而在于可以落戶入學。
由此可見,畸形的學區房市場背后,部分購房者追求的并非房產的居住功能,而是其帶有的入學資格。為此,在日前舉行的“西山學府別墅價值主題論壇”上,資深地產營銷人李偉表示:“教育地產首先是地產,即使沒有教育因素,開發商也應該把樓蓋好,外立面、園林、裝修、大堂、車庫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好。因為首先購房者買的是房子,教育只是附加值。”
李偉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在一個小區里面,老人有老人的玩法,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玩法,孩子有孩子的學校。“這是比較理想、和諧的狀態,成本也比較合理。”
中學時事報執行主編、北京中學生通訊社注冊NGO組織法人副理事長薛靜分析稱,北京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源于城市發展問題。目前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及朝陽區聚集了眾多優質教育資源,而豐臺區僅有豐臺二中、豐臺十二中,還有方莊的豐臺二中等好學校,分布少而不均。
不過,隨著人大附中分校等優質學校的入駐,豐臺區教育資源越來越豐富,相關樓盤納入招生范圍,也給這些項目帶來價值的提升。尤其人大附中所在的青龍湖區域,為周邊在售房產提供了自然資源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燕西華府便是其中受益的樓盤之一。
據了解,人大附中豐臺分校預計2017年正式招生,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全程12年優質教育,還會建立寄宿部和國際部,其中義務教育階段面向全區招生,高中階段面向全市招生。作為受益教育地產項目,燕西華府就在人大附中南約800米處。
依托優質教育資源,燕西華府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據燕西華府營銷副總經理李延杰介紹,作為一個進入北京市場五年時間的全系西山別墅大盤,燕西華府在剛剛結束的上半年,繼續蟬聯京西別墅銷冠。
除了優質教育資源,燕西華府周邊還有鷹山、北宮、云崗三大森林公園環繞。尤其在距離項目約1500米處就是北京青龍湖公園,面積為600畝的純天然水面為周邊提供了很好的濕氣環境。在這里,脫離開市中心的喧囂和煩躁,可以擁有一個安靜清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