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月底,帝華在濟南唐冶片區拿下“地王”后,周邊房價一路瘋漲,不少消費者加入搶房大潮。與此同時,部分開發商趁火打劫,在沒有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便開始賣房,打著17%低公攤的幌子吸引消費者,而測繪后卻發現,公攤達到22 . 2%。
文/片 齊魯晚報見習記者 張阿鳳
被低公攤打動 迅速交了定金
8月30日,家住省城高新區的劉先生向齊魯晚報反映,他于6月底在歷城區帝華鴻府東區買了一套房子,購買時置業顧問打著低公攤的旗號吸引消費者,但交了定金和首付,測繪結果出來后,公攤竟比置業顧問所說高出5.2%。
“當時帝華鴻府打著低公攤低價格的旗號,吸引大批顧客前來看房,置業顧問說,房子公攤低至17%。作為17層的小高層,17%的低公攤確實很有誘惑力,很多消費者就是被低公攤這條打動,迅速交了定金。”
但一個半月后,8月中旬,測繪結果卻讓劉先生和其他消費者大為不解。有的面積小了13平米,有的面積又大出56平米。為此,帝華鴻府通知消費者補交錢,且此次補交需要和銀行面簽貸款。更震驚的還在后面,8月22日,帝華鴻府終于拿到預售許可證,但房子的公攤卻達到了22 .2%,比之前置業顧問承諾的17%高出了5.2%。這就意味著,100平的房子比之前預想的少了5.2平的套內面積。
沒有預售證 也敢公開賣
測繪結果出來后,激起大量消費者不滿。劉先生介紹,近期約30戶業主聯合起來,計劃向帝華維權。8月28日上午,十幾戶業主一同趕往售樓處,向開發商討要說法。開發商回應稱,目前結果就是這樣,不滿意可以退房,房款要兩月之后才能退回。
“這不明擺著坑人嗎?兩個月之前交的首付,退房要兩個月之后才退錢。這前后四個月得耽誤多少事,更不用說最近濟南房價漲得這么厲害。”劉先生質問道。
8月30日下午,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實地探訪帝華鴻府售樓處。置業顧問告訴記者,目前一期已經售完,二期一共13棟樓,目前僅10號、11號兩棟樓在售。且當日剛剛封盤,要到明后天才開盤。“現在封盤了,我們也不敢說多少錢,只能說7500元以內,而且可選的樓層不多了。”至于公攤,置業顧問表示在21%左右。“他們現在拿到預售許可證的是3號、4號、5號、13號、14號這5棟樓,公攤已經出來了,所以現在置業顧問不敢再說17%這么低的數了,但當時可是這么跟我們說的。”
記者登錄濟南住宅與房地產信息網,查詢到帝華鴻府二期僅4號、5號、6號、12號、13號樓有預售許可證。也就是說,目前在售的10號、11號樓仍然沒有預售許可證。
提前銷售 或是資金鏈緊張
8月31日,記者致電帝華鴻府售樓處,工作人員稱領導正在開會,之后再聯系。隨后記者數次致電,截至發稿前,均未獲得任何答復。
當日,記者致電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工作人員回復稱,沒拿到預售許可證即開始賣房肯定是違規的,消費者可以向房地產市場監管處投訴。工作人員還表示,無預售許可證,不僅定金、首付款不能收取,認籌階段“10萬抵15萬”也是違法的。
“預售許可證的取得需要繳納一筆額度不小的預售保證金,沒有預售證提前銷售主要與房企的資金鏈有關,這正說明開發商資金鏈可能比較緊張,這種情況下萬一資金鏈斷裂,如何保證購房者利益?越是這種情況越應該提高警惕。”省城一地產業內人士分析。
山東博睿律師事務所一級律師陳瑞福提醒購房者,認籌金屬于預付款性質,僅僅是對購房達成了初步意向。未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樓盤如果出現問題,很可能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消費者的權益很難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