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之所以成為更多的人買房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就近原則,既能保證孩子上學的安全,又能讓家長輕松放心,還能陶冶孩子的書香情操,為孩子成才的道路添磚加瓦。不妨聽聽幾位把家安在學校附近的家庭的獨門發現——
不用接送
安全、自立成長有益
采訪人物:朱女士
住址:西電家屬院
女兒:妞妞就讀西電附小
上學用時:步行5分鐘之內
我家妞妞在西電附小上學,我家與學校基本就是隔墻相望,下樓走幾步就是學校,站在我家樓上還能看到學生們上課下課的場景,住在學校周圍,真的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首先,不用接送孩子,也不用讓孩子摸黑爬起來騎自行車上學,更不用擔心孩子在上學路上的安全隱患問題和上學遲到的問題;其次,學區房附近一般配套比較齊全,給家長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多便捷之處,逛超市、購物、給孩子買個學習用品什么的不必跑很遠;還有,就是住在學區房里面的陌生人,因為孩子是在同一個學校上學而產生了共同的話題,最后可能會變成好朋友,你像住在隔壁的老李家和前樓的老錢家之前我們都不認識,因為孩子都在一個學校,現在我們來往關系都比較好;更讓我覺得欣慰的是,早上我們上班走得早,妞妞起來后就自己整理好書本文具去上學,下午放學回家我和她爸爸還沒下班,她還能幫我們提前把菜擇好,米淘好,等我們回家后直接做飯,這樣也鍛煉了孩子的獨立性。
現在家家都只有一個孩子,在家里沒有伙伴,不利于成長,而學區房周邊孩子比較多,讓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讓孩子有了更多童年的回憶。
不用早起
還能培養社交能力
采訪人物:蔡先生
住址:唐延路上某小區
兒子:元元就讀高新一中
上學用時:步行10分鐘之內
說起就近上學這個事情,我是深有感觸。我們家原來住在文藝路上,這個距離其實也不算太遠,但元元上小學的時候,也上的是高新二小,因為太小,我每天上班時都要先送他上學,然后再去上班,我上班時間是七點五十分,元元上課是八點,每次都是要他來“就著”我這個時間,跟我一起提早出門。放學后,我和他媽媽還要趕時間看誰的時間充足誰就去接他。當時覺得實在是太麻煩了,但又沒有辦法。現在孩子上中學了,他也大了,再接送他上下學,我們也確實累得不行,讓他自己去又怕路上不安全,為了讓孩子能安全上學,我們最后就買了唐延路上的這個新房子,自從搬進新家后,我們覺得這個決定非常正確,雖然花了大價錢,但這個錢花得值。孩子上學不用讓我們“牽”著走了,他可以根據他的時間起床、吃早飯、上學。元元現在早上能睡到七點多,就這樣到學校也不算遲,而且不用過馬路,自己步行,中午還可以回家睡個午覺,時間都可以自己控制,我們也覺得輕松多了。孩子可以保持好的體力和身體素質,這是拿錢買不來的。
另外,我們小區里有很多孩子都是他的同學,他們還經常一塊組織個科研小組的活動,或者到哪個同學家里去玩,都是非常好的,有他自己的一個朋友圈子,對他的社交能力也是一個培養。
書香為鄰方便省事還增值采訪人物:趙女士
住址:金花南路上某小區
兒子:洋洋就讀交大附小
上學用時:步行10分鐘之內
我覺得讀書一定要離得近一點,原先我們一家人是住在楊家村那邊,我上班不方便不說,孩子上學也不方便,每天早上的時間都像在“打仗”一樣,孩子那時候小,早上不肯起床,我一邊要催他起來,一邊還要燒早飯,時間非常緊張。后來覺得沒辦法了,就買了套交大附小附近的房子,80多平方米,當時買的時候差不多6000多元/平方米。現在看來,這個決定實在是太明智了,房價現在都漲了不說,關鍵是孩子上學方便多了,以后就是嫌房子小了,還可以出租個好價錢,換個大房子,總之,買了這個房子心里還是覺得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