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西《圣保羅頁報》網站6月24日報道,富含水果和蔬菜的菜單可能并不能讓我們享受健康的生活。
根據紐約《時代周刊》一項為期15年的調查,我們日常食用的很大一部分食物所含的植物營養素含量很低,這類物質能有效預防癌癥,心臟疾病,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癥這四種常見的現代病。
我們所食用的食物營養的減少并非最近才被人們發現。
“大約1萬年前,野生植物作為食物的時代逐漸被取代,而這些野生植物往往富含大量植物營養素。”《時代周刊》的科學家約翰?羅賓遜說。
野生蒲公英的營養素含量是菠菜的7倍,原產于秘魯的紫薯花青素(能有效抵御癌癥)的含量是普通土豆的28倍,某些野生品種的蘋果植物營養素的含量是金冠蘋果(人類培育的優質雜交蘋果)的100倍。
“當歐洲的探險家剛到達北美大陸,就注意到當地的印第安人擁有許多不同顏色不同品種的玉米。而現如今,市場上充斥著白色品種的甜玉米,而事實卻是,這些玉米富含大量糖類卻僅含少量植物營養素。同時研究還發現,藍色,紅色和黑色的玉米中富含花青素,在對抗癌癥,舒緩炎癥,降低膽固醇和血壓,保護老人的大腦和降低肥胖,糖尿病的風險心血管方面效果突出。”羅賓遜寫道。
當然,當人們沒有時間來通過這些超級食物補充營養素時,可以選擇服用一些維生素保健品。然而一些專家指出,人們完全能夠從日常的飲食中獲取足夠充分的營養,但在這些保健品制造商看來,通過藥片補充是必須的。
“大多數民眾認為,多吃一些維生素是無害的。”然而多年前科學家就已得出結論,大量的維生素攝入對身體有害。有研究表明,β-胡蘿卜素,硒及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作為補充劑用以防治直腸癌時會造成更高的死亡率。
一些科學家同時認為,西方飲食缺乏纖維。另一個問題是過分強調衛生,這也使得一些人對病原體的侵入缺乏抵御力。
“有一種理論認為,提倡人們飲食‘臟’一點。”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微生物學家賈斯汀說。但是,人們應該洗他們的食物,因為它們往往含有農藥殘留。“人們應當在接觸有毒化學品以及有害的病原體后仔細洗手,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你在輕撫寵物犬后仍需這樣。”這位科學家說。(實習編譯:劉明申)
分享到:(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