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聽到這樣的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剛剛跨入2014年,一些眼皮跳個不斷地小伙伴們,有的內心竊喜自己新年將有“飛來橫財”的好運,有的卻上香磕頭祈求新年得以擺脫厄運。其實,專家提醒——
昨天,記者在西安紅會醫院采訪時遇到了劉大媽,她56歲,卻因為一種病苦苦煩惱了16年。她說:“因為經常眼皮跳,年過半百的我真是受夠了……”專家告訴她,要想解決這個毛病,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太激動,平時感覺累了就要及時休息,多減壓放松。
左眼皮跳不停
跳出個面肌痙攣
記者在多家醫院走訪發現,像劉大媽這樣受到困擾的人真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朝九晚五”的都市上班族,不少人都在抱怨:都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結果自己這眼皮一跳還停不下來,實在讓人苦惱。
“一開始都沒覺得這是病,被折騰16年了,才知道這眼皮跳沒那么簡單。”劉大媽說,她從40歲開始,眼皮就不明原因地跳,基本上每天都會跳幾陣子,因為眼皮跳又不疼不癢的,對生活也沒有什么大的影響,她就沒當回事兒。可是而后來眼皮跳著跳著連帶起臉部也開始抽搐,并逐漸帶動口角抽動,而且持續時間也長了,在別人面前老是覺得很尷尬。當這種抽搐發作劇烈時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劉大媽才開始意識到這是一種病態,于是通過各種關系收集民間偏方,還做過針灸、局部注射藥物,但是病情一直沒有見好轉。
西安紅會醫院腦外科主任別小華說,劉大媽這種眼皮跳,在臨床上被稱為面肌抽搐,大多數限于一側,常先發生于下眼瞼,范圍逐步擴大,逐漸波及到口角、面部其它肌肉和頸闊肌,多發病于中青年,尤其是女性患者較多,很多情況下可因情緒激動、緊張、勞累或閱讀時間過長等因素加重發作。
疲勞情緒是誘因
專家開出預防處方
別小華主任在介紹其病因時,總結了這兩個“關鍵詞”——情緒緊張、過度疲勞。但當他為患者開出改變生活方式這張處方時,很多患者都“嘆氣”,表示真的很難做到……
“不要吃到疾病的苦頭后,才下定決心改變生活方式。”他提醒患者,該病嚴重的時候可終日臉部抽搐不停,甚至睡眠時也抽搐,極易引發眼瞼強直性收縮,口角歪斜。一些患者甚至出現味覺減退、頭暈、耳鳴、鼻塞及出汗等癥狀,個別患者還伴有嚴重的三叉神經痛。
他告誡心懷僥幸的患者,不要以為抽搐的癥狀消失了,猶如正常人一般,就以為面肌痙攣已經治愈。該病往往有數天或數月的間隙期,短期的癥狀消失,往往會給患者造成治愈的假象。特別是發病初期的患者,這種現象非常明顯,但等這時期一過就會轉入頻繁發作。所以,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減少不必要的生活壓力,時刻讓自己處于一個輕松的環境中,避免情緒波動,是有效預防面肌痙攣的第一步。
要走出誤區
面肌痙攣不同面癱
“得了該病的人都知道,面肌痙攣其實是一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因為臉部肌肉在劇烈抽動時,很多人都覺得這人是不是在‘扮鬼臉’,從而引發各種誤會和尷尬。”別小華主任介紹,最近前來就診的患者,很多都誤以為面部肌肉抽搐都是天冷“凍”出來的正常生理反應。正是這種錯誤的想法,才導致病情一拖再拖,最后反而延誤了有效的治療。
他提醒患者,目前臨床上,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有藥物治療、針灸治療、肉毒素注射治療、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等,不管患者選擇何種治療,都應先接受詳細的檢查,確診自己患的是原發性面肌痙攣還是繼發性面肌痙攣。只有充分了解面肌痙攣的病因和各種治療方法的利弊后,醫生才能準確地指導患者采用最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如果手術是最合適的治療方案的話,就應當采用,不要因小失大,走上治療的彎路。
記者 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