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赫爾大學心理學系的亨寧·霍爾博士(Dr. Henning Holle)介紹,之所以會開展這項研究,是因為“很多人在看到別人抓癢的時候都有跟著一起抓的想法,但一直沒有人知道這種現象的機理”。
霍爾博士協同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研究團隊,找來51位志愿者填寫問卷并參與實驗。
科學家對志愿者播放抓癢和其它一些視頻,同時對志愿者進行磁核共振掃描,以清晰了解抓癢是如何影響大腦。
掃描結果顯示,當觀察到別人在抓癢,大腦感受瘙癢的部位就會被激活,產生瘙癢感。
科學家們同時發現,神經過敏程度較嚴重的人,更容易受到這種傳染性瘙癢的影響。
“根據我們對受試者大腦前額皮質的活動和其神經過敏程度的觀察,可以看出,神經過敏程度較輕、情緒穩定的受試者,更不容易受傳染性瘙癢的影響,因為他們更擅長抑制這種‘無中生有的’通過視覺觀察而產生的瘙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