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8月30日電(記者 林波)隨著二胎、三胎政策的推進落實,3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問題如何解決?老舊小區和農村地區的電線、通訊線、電視線等線路亂拉亂掛問題什么時候能完成整治?針對老城區、農村拆遷改造過程中存在的“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現象,公安部門如何結合自身職能,破解這個難題?
這些“辣味”十足的問題來自于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人大代表問政會的現場。8月30日,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人大代表、相關部門“一把手”齊聚一堂,圍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與政府部門負責人面對面交流互動。
在現場,“辣味”問政“問”什么?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鄉村共同富裕的根基,江北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東高西低的地域發展不平衡性。請問江北區農業農村局,對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何新舉措?”這是江北區人大代表針對江北區農業農村局的提問。
江北區人大代表提問現場。 周寅供圖“一次比一次緊張。”江北區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周朝輝是第三次參加問政會活動,他于30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問政“問”的是民生,說的是發展,“就像人大代表關心的農村發展不均衡問題,就是我們在共富趕考路上切切實實需要解決的短板。”
雖是細微問題,但“問”的背后卻代表著民眾關心的新領域。
“受疫情等各種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外貿訂單減少、運費匯率波動,讓外貿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請問江北區商務局,將采取哪些舉措做好‘穩出口’工作?”在問政會現場,江北區人大代表、寧波水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琳問了這個問題。
張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外貿大市,寧波擁有諸多外貿企業,也面臨著諸多“發展中的煩惱”,她提問的目的主要是想破解外貿企業發展遇到的現實難題,“對于江北區商務局的回答,我是滿意的,也希望企業與政府部門攜手解決現實問題。”
的確,從助企紓困、鄉村共富發展到教育質量提升、就業服務,再到企業安全生產、環境污染治理、人才引進等領域,這些問題的背后,是民眾的心聲和期盼,是社會的熱點和焦點,也是政府工作的差距和短板。
“今天的問政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我們提高工作水平。”江北區委副書記、代區長許會祥在問政會上表示,“問”的背后最廣泛地代表民情民意、最真實地反映民意民愿、最集中地體現民智民力,是當地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
自2017年江北區人大常委會舉行重要情況通報會增加問政環節以來,到2022年已經連續堅持六年,每年江北人大都會選取事關江北改革發展大局和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的關鍵性問題開展問政。
江北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的問政會采用“視頻直播+互動問政”的形式,組織江北區人大代表進行“線上+線下”聯合問政,“這項工作已成為江北人大增強監督實效的有力舉措,同時也成為強化人大代表履職新模式,加快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新陣地。”
小塊頭,也有大能量,這是浙江縣域經濟的生動詮釋。
在共同富裕趕考路上,如何集思廣益,發展縣域經濟,是擺在浙江各個縣市區面前的現實問題。近幾年來,浙江各縣市區都曾舉辦過各種形式的“問政”,其“問”的內容、方式或許有所改變,但“問”的初心則一直未變,那便是助推縣域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