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哈爾濱8月31日電 (記者 王琳)于31日在哈爾濱舉行的“中國這十年·黑龍江”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創新”是反復提及的高頻詞,涉及農業、工業、科技等多領域。回顧過去十年,展望未來五年,黑龍江如何“謀新”邁向未來?
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
“全國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勤在會上說。過去十年,該省累計為中國貢獻糧食1.47萬億斤,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中國第一。2021年,中國新增糧食產量中有1/4來自黑龍江。
夏去秋來,此時的中國北疆稻菽飄香、豐收在望,黑龍江將繼續當好中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從藏糧于地向藏糧于“技”轉變,“中華大糧倉”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
“解決吃飯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黑龍江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農業技術研發應用多個領域在中國領先,農業機械化率達98%以上。未來,該省將推進農業與科技、數字、生物經濟融合發展,推廣生物育種、在線監測、智能農機、衛星導航等技術,為現代化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勤 郭俊峰 攝老工業基地打造產業振興“新引擎”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黑龍江,一批新時代的“國之重器”彰顯中國力量。中國一重鍛造的加氫反應器刷新世界紀錄,哈電集團自主研制的“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全球最大。
對于振興老工業基地,轉方式、調結構是重中之重。黑龍江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吸引華為、騰訊、百度、華大基因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落子”北疆,2022年以來開展戰略合作簽約總額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
未來,黑龍江將繼續打造產業振興“新引擎”,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發展生物工程和生物產業,培育壯大冰雪體育、冰雪裝備、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等產業,構建工業設計、時尚設計、平面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等產業生態鏈。
加快建設東北亞創新交流合作基地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向“新”而行的黑龍江,在本場發布會上高頻談及“科技創新”。該省深入實施科教振興計劃,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加快建設中國創新發展策源地、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和東北亞創新交流合作基地。
黑龍江科教資源豐富,有7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等中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近十年獲得中國國家科技獎144項。科技創新成果為中國載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測、奮斗者號深潛等重大工程提供了“硬核”支撐。
未來,黑龍江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更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深化校地院企共建共享,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創新生態建設行動,構建多要素聯動、多主體合作、多領域協同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