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8月31日電 (記者 張添福)“我們在基層調研時,常聽到群眾帶著感激介紹,‘這條路是援青干部給修的’‘這所學校是援青干部給蓋的’‘我們村的光伏取暖是援青干部給建的’?!鼻嗪J∥瘯?、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說,“這說明援青工作實打實地改善了民生,溫暖了民心,凝聚了力量。”
信長星在31日舉行的中共青海省委“中國這十年·青海”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表示。
有媒體記者提問:“書記您在剛才的發布詞中提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口援青力量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給予了很大幫助,請您再全面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p>
“回顧這十年青海的發展變化,確實離不開北京、上海、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等各援青省市、中央各部委和央企的大力支持。”信長星說。
他說,可以說,這十年的對口援青工作多級互動、廣泛參與、擴圍提質、升級加力,成效十分明顯。
“這十年是群眾從對口援青中獲得感最多的十年?!毙砰L星說,對口支援讓青海各族群眾深切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深切感受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深切感受到了祖國56個民族大家庭的特殊溫暖。
“這十年是發展上從對口援青中受益最多的十年?!毙砰L星表示,“各支援方以干部援青、人才援青為龍頭,以資金援助、物資捐助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經貿合作為載體,以交流交融、共同發展為目標,打造了對口援青、扶貧協作的典型經驗,累計落實對口援青和扶貧協作項目3700余項,安排資金214億元,幫助我們辦了許多實事好事群眾受益的事?!?/p>
“這十年是群眾生活改善最明顯的十年。”他介紹,各支援方堅持將80%以上援建資金投向精準扶貧、生態環保、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民生領域,大力推進教育、醫療“組團式”幫扶,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這十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效最顯著的十年。”信長星說,2451名援青干部人才克服高寒缺氧、條件艱苦,推動實施產業支援項目870多項,落實資金超41億元,培養培訓各類干部人才14萬多人次,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對口支援工作還在繼續深入推進,信長星說,“下一步,我們將立足新起點、展現新作為,持續推動對口援青和東西部協作高質量發展,努力與全國同步推進現代化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