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從1992年起算到今天已有20個年頭。當中一直采用世界上早期沿用的買方固定傭金比例10%的傭金收取方式。近幾年才開始進行了兩次調整,都是由中國嘉德[微博]國際拍賣公司率先進行的。
2007年春拍,中國嘉德首次將買方傭金從10%上調到12%。隨后,各家拍賣行紛紛跟進。
2011年3月,在第25期藝術品四季拍賣會上,中國嘉德再次成了“帶頭大哥”,上調買方傭金,從12%調至15%。但與香港蘇富比[微博]和佳士得長期執行的“25%-20%-12%”的買方傭金制度相比,國內拍賣行的傭金收取比例依然偏低。
這次佳士得提傭是否會對國內的藝術品拍賣傭金產生帶動作用?我覺得影響很小,國內應該不會簡單在傭金收取比例上“跟風”。
首先,國內藝術品拍賣的買方傭金還屬于不分區間同一比例的粗放狀況,下一步的動向應該是適時向國際大拍賣行看齊,細化價位區間而不是簡單提高比例。細分后,低價位部分的傭金比例相應調高,高價位部分適當調低則更能起到杠桿調節作用。
其次,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壟斷程度還遠沒有國際上高,提傭就意味著減小市場占有率,讓競爭對手抓住機會,因此,國內拍賣行提高拍賣傭金是會慎重考慮后果的!
此外,國內藝術品市場目前仍處于深度調整期間,為了吸引賣家送拍和買家進場,國內拍賣行都在競相降低賣方傭金甚至買方傭金,此時一定不是調高買方傭金的最佳時機。
但這并不說明,嘉德(香港)、保利(香港)拍賣行在香港不“跟風”!因為,上次兩家公司在香港首拍成功,為了提高競爭力,他們的傭金收取沿襲國內模式,2013年應該是他們“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的一年,他們的經營成本壓力會很大。面對香港佳士得的提傭,再觀察蘇富比香港下一步的舉動,他們有理由隨之對買方傭金采取上調比例或劃分區間的方式!(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