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文史價值、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的老地圖,在收藏市場屬于“冷門”,如比例尺寸大且精確的軍用地圖,很難見到,收藏困難。隨著收藏市場整體升溫,人們對古舊地圖的認識發生了變化,該類藏品越來越受到藏家的關注。地圖收藏在民間日漸活躍,市場價格也逐漸提升。
收藏老地圖就是收藏歷史,尤其是那些彌足珍貴的老地圖,是時代發展變化的珍貴史料。歷史上每一個關鍵時刻,都能在當時繪刻的地圖上找到痕跡,從地圖上可以讀出當時人們居住的地理、人文環境和歷史變遷。古舊地圖是歷史珍品,蘊涵了歷史時期的地理、社會信息,讓后人看到了濃縮的歷史風貌。如清光緒年間的《北京內外城詳細全圖》就彌足珍貴,該圖木版印制,細致到連每段城墻的長度都標示得非常清楚。通過地圖了解北京的歷史,使人們更加熱愛北京。
古舊地圖的交易逐年呈上升趨勢,根據拍賣行情分析,具有彩繪、手繪、品相好等特征并且配有美觀圖片的地圖易于成交;單張圖成交價格一般高于圖冊;政區系列圖比其他專題圖易于成交,這是由于研究政區圖專題的人較少。
收藏地圖的人,大多出于個人愛好,但該藏品交易價格的提高仍需要一個過程,這有待于地圖文化的普及和推廣。地圖印制年代越早,價值越高。因此,年代長短、稀缺性和品相是決定老地圖收藏價值的主要因素,珍罕藏品往往價格不菲。如在北京翰海2004年春拍中,一卷《大清臺灣府地輿全圖》以143萬元成交,創下了中國地圖拍賣新紀錄。
另外,早期的地圖為木板朱墨套印和石印,裝訂成線裝本,或印在宣紙上,存量較少。清末民初,隨著印刷技術的進步,國內出現了彩色印刷的地圖。
收藏市場上有各種地圖,中國地圖有全國、省、市、縣、鄉地圖,還有早期一些地質礦產勘探地圖等。目前,不斷看漲的市場行情吸引了諸多投資者,由于其用途的局限性,古舊地圖藏品的數量非常有限,因此收藏時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