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實施“民生二十問”以來,全區干部走訪群眾23510戶、了解到群眾的實際困難5.3萬多件,已解決問題21896件,3.1萬多件問題正在進一步落實之中。
民生工程惠及百姓
甘河村劉占良是一個貧困戶,住房困難,農技站包村干部唐志剛走訪后,及時將這一情況反映給鎮領導,孝義鎮主要領導親自出面爭取資金,經過多方協調,區計生局、殘聯等單位協調解決2.3萬元,鎮黨委書記楊建青跑到磚廠以給“親戚”買磚的名義訂下單子,多次討價還價,將磚的價錢由原來每塊0.22元的價格說到0.18元,節省了蓋房成本。在各級的關照下,劉占良住進了3間新磚房。劉占良手捧錦旗,來到鎮政府院子當面感謝。
類似的事情,在孝義鎮連續發生了3件,在4月到6月的3個月中,每月都有一面錦旗懸掛在鎮信訪接待室里。這是群眾對“民生二十問”活動的充分肯定和褒揚。
盤點“民生二十問”,有這樣一組數字:上半年,全區下發防震救災款123萬元、糧食12.5萬公斤;在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中,扶持就業困難人員創建無公害蔬菜創業園,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實現就業再就業1330人,完成職教招生1670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啟動實施,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農村低保人數達到4.86萬人,城市低保人數達到1.39萬人;為434戶城市低收入家庭發放了廉租住房租賃補貼,500套廉租住房建設用地手續和方案已上報市上有關部門審批;投資1005萬元建設的12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9個已竣工交付使用;120個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和86個村信息入村工程正在順利實施;開工供水工程12個,解決安全飲水1.3萬人;通村水泥路建設完成基層鋪筑187公里,面層鋪筑89公里。
二十問編織的“民生網”,從全局角度出發,整體考慮民生問題,使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向基層延伸,向困難群體延伸……
民生二十問的執政價值
商州“民生二十問”活動啟動實施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2月26日,陜西省人民政府網對二十問進行了轉載,同一天,《陜西日報》以《商州:二十問直擊民生》為題,將二十問作為全省“實施民生八大工程”的開欄篇進行了報道;4月30日,中國西部三農網對二十問進行了轉載;5月9日,商洛鶴城熱線論壇一名網友發帖高度評價;接著,一些網友紛紛跟帖,既發表看法又給予了厚望——
網友“xiaotian”說:“非常好,關鍵是落實!只要都能落到實處,商州何愁不興?”
網友“我愛商洛”說:“問了,問題就能解決嗎?關鍵是落實!商州區領導已經有一個好的思路,希望好好真抓實干,讓群眾得到實惠!”
……
一個個語重心長的帖子,從側面影射出了“民生二十問”的執政價值之所在。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如天。商州區從關注民生入手,把解決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最關心、最基本、最現實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問題,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富民強區的基本問題和重要問題來抓,從戶到組,從組到村,從村到鄉,從鄉到區,從一家一戶這個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和單元抓起,實現從個人心理和諧到家庭和諧,從家庭和諧到村落和諧,從鄉鎮和諧到全區和諧的社會治理目標。
“民生二十問”既是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以學有所教、勞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為內容的關注民生目標的一個舉措,又是結合商州實際創造性地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民生八大工程”的一個新舉措。“民生二十問”的提出和落實,體現出了商州區委、區政府決策的高瞻遠矚,折射出了新一屆領導班子為民謀福祉的親民愛民情懷,彰顯出了決策層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執行力、創造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