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11月8日,全市重大項目現場觀摩評比會議結束后的第一天,商南縣不驕不躁,立即結合全縣正在開展的“三找三看”活動,針對在全市各兄弟縣區巡回觀摩中發現的困難和問題,安排開展“點對點”找差距抓整改活動,力促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和快速推進。
在11月4日至7日開展的全市重大項目觀摩評比活動中,商南縣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全縣上下群情激揚、干部群眾倍受鼓舞,一些干部群眾認為,這下我們可以松一口氣了,可以休息一下了。但商南縣委、縣政府卻沒有因為獲得了第一而沾沾自喜、放松發展的腳步。面對“第一”的驕人成績,他們想到的卻是:“第一”就是最好嗎?就可以滿足嗎?就沒有差距了嗎?我們還會做的更好嗎?下一步該怎么辦?
通過對各縣區的巡回觀摩,使商南的幾套班子領導更加清醒的認識到,這次觀摩活動,只是商南闊步邁向“陜西十強縣、西部百強縣”宏偉目標的一小步。他們知道,項目建設工作,他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投資結構不合理、項目投資小、帶動能力弱等問題依然存在,大集團少、大項目少的現狀還沒有改變。第一并不意味著一切都好、什么都好。
于是,商南縣委、縣政府決定,從11月10日起,結合正在開展的“三找三看”活動,在全縣干部中開展“點對點找差距抓整改”活動。首先從縣委領導開始找差距、對重大項目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分析,特別是對一些已經決策了但卻落實不到位的、懸空的項目進行專項分析,查找問題、抓緊整改。各鎮各部門也有針對性的開展點對點找差距活動。他們知道,成績只屬于歷史、實干才能開創未來,才能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活動中,他們將觀摩的三個項目進行節點安排,按照“半月一個節點一次督查通報”的要求,加強調度,備足資金,確保快速建設;對年產300噸螢石礦、山金集團釩礦采選、疫苗四期等3個因故停工待建項目和維生素K3、太白一號、金絲峽5A景區創建等12個沒有達到計劃進度的項目,將一一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確保年度投資任務超額完成;對15個已竣工項目,一對一做好投產達效幫扶工作,幫助他們籌集資金、調運設備、招募工人,確保盡快形成產能。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商南縣雖然在重點項目建設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做法,呈現出一些亮點,取得了暫時的成績。但他們沒有沾沾自喜、停步不前。縣委、縣政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認識到兄弟縣區各具特色,項目觀摩為大家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商南在項目工作中也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只有今后突出特色、搶抓機遇,把資源優勢轉化為項目優勢,把循環發展的目標任務轉化為一個個具體項目,加大落實力度,形成工作合力,才能鞏固項目建設戰果,實現穩中求進,提速趕超。
基于此種認識,活動中,商南還將按照《商南縣重點工作管理推進辦法》,繼續實行一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責任部門包抓、一套班子協調推進、一批專職人員聯絡服務的“四個一”制度,繼續實行“半月一督辦、一月一交賬”和適時督辦、電視問政等配套措施,細化任務,明確職責,加快建設速度,真正以大力度推動大投入、以大投入帶動大發展。同時,完善三項機制,推動高效落實。一是建立簽約項目交辦機制。探索建立招商合同項目掛牌交辦制度,對所有招商簽約的合同項目,在第一時間明確包抓領導、責任部門,全程負責項目手續報批等服務協調工作,確保按期開工建設。二是完善政策保障機制。進一步研究出臺符合實際的國土、金融、工商、稅務、環保、水利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確保最大限度的支持項目建設。三是建立環境保障機制。實行投資服務投訴一票否決,建立土地優先供應、手續代辦服務、重大項目聯席審批和“一站式服務”制度,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行政效能制度,為項目建設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