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巴彥淖爾6月10日電(記者 李愛平)48歲的苑維武沒想到,由他及團隊研發的一款牛胃膠囊傳感器會得到多位海外客商的交口稱贊。
6月10日上午,這位來自深圳的創業者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這款產品目前已得到巴西在內多個國家的青睞,“待疫情平穩,阿根廷、新西蘭、加拿大的客商也要來這里考察并簽約。”
“外觀白色,滿8個月的牛服用后,終身停留在胃中,這款膠囊產品將成為牛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外界俗稱‘牛的私人醫生’。”苑維武如是介紹。
“該款產品的最大意義在于通過傳感器可感知牛的真實體溫、體態、活動量、飲水頻次等數據,是一次技術上的顛覆。”日前,在巴彥淖爾市召開的一次國際合作簽約儀式上,前來實地考察的菲利佩·里卡多如是表示。
“巴西人口2.2億,牛約2.19億頭,這款產品對于人均一頭牛的巴西有著巨大的意義。”菲利佩·里卡多說道。
記者從巴彥淖爾市官方獲悉,這款膠囊產品之所以能得到國外客商的青睞,與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簡稱巴彥淖爾農高區)的成功運營有關。
巴彥淖爾市科技局副局長薛富平表示,該農高區的建立,意味著當地與海外搭建了橋梁,“國外客商不僅青睞膠囊產品,當地的葵花、牛肉也通過農高區打開國際市場。”
巴彥淖爾市科技局農村科技科科長逯軍表示,2022年,巴彥淖爾農高區還將依托“天賦河套總部”建設,繼續加大引進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力度,引領各龍頭企業為代表的肉羊、小麥、向日葵、生物育種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逐步拓展國內國際市場。
據介紹,目前,巴彥淖爾農高區已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9個,培育出中國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肉羊品種巴美肉羊;培育出全國市場占有率達到40%的自主知識產權食葵新品種;與以色列合作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沙漠綜合治理示范區。
內蒙古科技廳副廳長于濰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內蒙古制定實施的《關于加快推進‘科技興蒙’行動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關于支持建設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了巴彥淖爾農高區創建,全程為創建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分析人士認為,該農高區的建立,標志著中國河套大地正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其特有價值,這也是該農高區力拓國際市場的底氣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