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生產許可背后 更該關注準入規模問題
證券時報記者 余勝良
金城醫藥和潤都股份相繼公告收到國家煙草專賣局下發的煙草專賣許可證準予許可決定書。這是中國首批公布獲得電子煙專賣生產許可公司,意義重大。在這個許可背后,還應該關注的是核準的生產規模,規模非常重要,可能決定市場供求狀況,以及單個企業的市場地位。
從電子煙零售許可證發放來看,國家在電子煙零售準入方面比較寬松,此前開電子煙的店家,多數可以獲得許可證書。批發環節不讓新企業進入,只能是存量煙草企業,規模龐大的民營電子煙企業將在4個領域拿許可證,包括品牌運營、生產制造、煙油生產,以及尼古丁生產。
據了解,目前正在拿生產牌照的是尼古丁和煙油生產方,金城醫藥和潤都股份都生產合成尼古丁,還有一批企業已經獲得生產資格,不過還沒有進行官宣。品牌運營方和生產制造環節的企業,才是整個電子煙產業鏈的重中之重,整個產業的龍頭都在這兩個領域產生,目前還沒有到頒發證書的時間點。現在距離新規10月1日正式實施還有一段時間,時間還很充裕。
金城醫藥在電子煙產業中并不算重要,金城醫藥從事合成尼古丁業務,計劃拓展電子煙業務,在電子煙業務中還是新進入者角色,其能獲得煙草專賣許可證,說明煙草專賣許可的門檻并不算高。大量已經在行業里耕耘多年,有一定分量的公司,不出意料的話也能獲得生產許可證書。盡管進入門檻不高,但如果沒有獲得許可證書,就將在行業中沒有立足之地,可以想見這個許可證書的分量之重。
金城醫藥具有合成尼古丁200噸年生產資格,按照我國法律的最新規定,合成尼古丁不允許在國內電子煙銷售中使用,但可以用于出口。金城醫藥沒有公布獲得生產許可的規模,或許現在政府也沒有將其細化。但是這一信息特別重要,電子煙行業除了資質準入許可,還在生產規模上進行許可,如果批準準入規模足夠大,那就沒有什么好擔憂的,怕的是準入產量縮小。
不僅是煙油和尼古丁環節,在生產制造和品牌環節,也可能使用產能核準制,政府在產能方面嚴格限制,新增產能都要政府批準。如果政府在煙油生產量,或者電子煙產能上進行準入限制,就可能出現供應過低、整個行業供不應求的情況,整個產業鏈都將遭受嚴重打擊,如果政府對產業鏈中的不同企業給與厚薄不同的待遇,在產能核準上進行傾斜,就有可能決定某些企業興起,某些企業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