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襄陽6月20日電 題:湖北襄陽:從高鐵“局域網”邁入高鐵“互聯網”
作者 胡傳林 嚴俊杰 江偉兵
6月20日,G6791次列車從湖北襄陽東站開出,鄭渝高鐵全線貫通運營。由此,襄陽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鐵”,真正從高鐵“局域網”邁入高鐵“互聯網”。
據介紹,鄭渝高鐵開通首日,襄陽東站共開行109列,其中鄭渝線開行52列。襄陽東至南漳僅需15分鐘,至保康僅需半小時,至神農架僅需38分鐘,至重慶最快2小時51分鐘。
20日上午8時26分,當首趟高鐵停靠南漳站時,民眾在站前廣場敲鑼打鼓,載歌載舞迎接高鐵時代到來。鄭渝高鐵開通,襄陽境內的南漳、保康兩縣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
乘客在襄陽東站候車廳與乘務員合影 楊東 攝南漳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棟表示,南漳將借助鄭渝高鐵開通,做足做活“高鐵+旅游”的大文章,借力時空成本進一步壓縮的優勢,充分挖掘旅游業發展的綜合潛力,打造高鐵精品旅游路線。
自古以來,襄陽因區位而興,因交通而盛,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美譽。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伴隨著國家“三線”建設的布局,(武)漢丹(江口)、襄(陽)渝、焦(作)枝(城)三條鐵路在襄陽交會,從而使襄陽成為全國交通樞紐。
列車行駛在鄭渝高鐵襄陽市東津新區境內 楊東 攝2019年,漢十高鐵、鄭渝高鐵襄陽以北段相繼開通,襄陽正式邁入高鐵時代。鄭渝高鐵全線貫通后,襄陽高鐵“朋友圈”再次擴容。從襄陽出發1小時左右到武漢、十堰、南陽,2小時可到西安、鄭州、長沙,4小時可到南京、上海、北京、重慶,基本形成“124出行交通圈”。
從第一條鐵路到第一條高鐵,再到形成米字形交通網絡,近年來,襄陽鐵路發展迅速。根據襄陽市交通運輸局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襄陽鐵路營業里程(不含專用線)為33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為0公里。到2020年,襄陽鐵路營業里程(不含專用線)為663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為219公里,占全省的八分之一以上,鐵路網密度達到3.3公里/百平方公里。
列車乘務員在G6791次列車上為乘客表演舞蹈 賀瑞民 攝襄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5年,隨著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武西高鐵十堰至西安段全部建成,襄陽將形成以鄭渝高鐵、焦柳鐵路、浩吉鐵路、襄常高鐵為“四縱”,以漢十高鐵、漢丹鐵路、襄渝鐵路為“三橫”的鐵路運輸網絡,襄陽與武漢、鄭州、西安、重慶、長沙等省內及周邊省會城市將全部實現高鐵連接,北上、南下、東進、西出的多向放射型高鐵網絡正在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