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7月24日電 (記者 閆雅琪)24日,中國三產化/服務化學者賀有利教授在蘭州舉行了《經濟軟著陸的關鍵—服務化研究報告》新聞發布會。賀有利認為,中國經濟能夠軟著陸必須服務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其中服務化是關鍵。
賀有利是甘肅農業大學教授,長期從事三產化、區域經濟、城市等方面的研究,曾于2005年在《了望新聞周刊》的《地方經濟和就業的戰略性措施》一文中科學定義了“三產化”這個新概念。
賀有利分析,從經濟增長率來看,服務業在中國嚴重滯后,服務貿易逆差巨大,中國現在服務業增長速度最快,是軟著陸的經濟增長率最主要的動力。中國服務業的增長速度超過工業的增長速度,中國服務化的速度超過工業化的速度。中國服務化速度最快,服務化是中國經濟增長率大于7%的保障,服務化是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服務業是最大的就業容納器。”賀有利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農業的就業人數不僅絕對下降,而且在總就業人數中的占比也迅速下降;由于先進技術的使用,工業的就業人數呈先高后低、緩慢下降趨勢;服務業的就業人數呈先低后高、逐漸上升趨勢,服務業的就業彈性系數高于工業、農業,隨著服務業發展,未來將有更多的人就業服務業,就業的最大潛力在服務業。
賀有利說,從穩增長的“下限”來看,服務化增長最快,服務化是穩增長的關鍵;從保就業的“下限”來看,服務化就業最多,服務化是保就業的關鍵;從防通貨膨脹的“上限”來看,服務化有利于通脹率的下行;因此,服務化是中國經濟保持合理區間的關鍵。
賀有利表示,由于工業一般投資大、產值高,地方政府發展工業的積極性特別高,導致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產能嚴重過剩,出現過度重化工業化,過度重化工業化導致嚴重的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過度重化工業化加劇了霾,過度重化工業化成為中國“發展之癌”。
賀有利分析,由于環境保護,重化工業不能過度發展,經濟和就業的重點必將是服務業,必將是服務化。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戰略措施是防止過度重化工業化,切實加快服務化,解決霾的戰略措施是服務化。
賀有利建議,服務業發展要受到全社會特別是地方政府的重視,迫切需要強調“服務化”,必將加快中國經濟向消費和服務業轉型。既發展現代服務業,又發展傳統服務業;既發展生產服務業,又發展生活服務業;既加快城鎮服務化,又加快農村服務化;切實加快縣域中心的服務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