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北京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指導,作家出版社、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聯(lián)合主辦的2014“首屆中國影視文學版權拍賣大會”于2014年12月28日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圓滿結束。圖為當日拍賣現(xiàn)場。
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主辦的“首屆中國影視文學版權拍賣大會”在京舉辦。本次拍賣大會從各種渠道征得文學作品、劇 本和影視合作項目等總計961部,最終累計成交金額達1.8億元。這是影視文學版權首次大量集中展示并進行公開拍賣,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電視劇劇本《不認命的女人》拍得390萬元、電影劇本《螞蟻進城》拍得900萬元、電視劇融資項目《愛情武不住》拍得5000萬元……
“此前都是通過個人關系將劇本推銷出去,真沒想到公開交易能拍到5000萬元。”電視劇融資項目《愛情武不住》的編劇東方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拍賣會讓眾多原本默默無聞的文學作品在影視領域尋找到更有價值的市場定位。“當前諸多影視機構過多關注著名劇作家的劇本,與文學市場進行對接的 時候往往也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局面。因此,我們的活動一方面意在強化‘海量平臺’的作用,發(fā)揮集聚效應;另一方面是以公開市場的形式讓更多的文學作品進入影 視領域,從而達到鍛煉、培養(yǎng)新人的目的。”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董事長殷軼松說。
在拍賣過程中,文學劇本的版權保護問題是主辦方關注的重點。本次拍賣不但采用了分級準入的機制,根據(jù)不同的交易階段逐漸披露不同內容,同時聘請了專業(yè)化法律顧問團隊,將拍賣保證金作為版權信用保證金,意在構建一個安全、誠信的交易體系。
“文化領域的無形資產(chǎn)流轉、交易、拍賣其實很早就有,但較為分散,并沒有形成規(guī)模效應,中國影視文學版權拍賣大會的首創(chuàng)性在于將大量影視文學資源集中展示。”中央財經(jīng)大學拍賣研究中心主任劉雙舟對于首屆中國影視文學版權拍賣大會的積極意義給予肯定。
劉雙舟認為,文化無形資產(chǎn)集中拍賣可以帶來兩大益處。第一是文化無形資產(chǎn)價值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越具有估值不確定性的資產(chǎn)就越適合拍賣 交易的方式,比如藝術品交易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隨著人們視野的開闊和交易主體的多元化,拍賣不再局限于實體資產(chǎn),諸如文學版權這類無形資產(chǎn)的拍賣正引發(fā) 社會更為廣泛的關注。第二是以作品版權為代表的文化無形資產(chǎn)對知識產(chǎn)權保護的需求更高,而相比私下交易,集中化、公開化交易會更有利于版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