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低,熱乎乎的火鍋受到了市民的歡迎。錢女士就是一個火鍋迷,一周至少有三頓都吃火鍋,不僅愛辣,更愛喝熱湯。上個月,她感到喉嚨有堵塞感,吞咽不暢,吞咽時,胸部還有灼痛感,去醫院一查醫生告訴她,食管上皮出現了異常增生,這可能與她長期吃燙食有關,如再不加節制有可能會誘發食道癌。
陜西省第四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張醫生說,口腔和胃腸道黏膜上皮以及食道內壁,都由黏膜組成,十分嬌嫩,正常耐受的溫度在40℃~60℃,一旦受到過高溫度的刺激,就容易發生損傷,更可能燙傷。黏膜初次受傷時,會水腫、充血,甚至黏膜下的組織發生改變。經常吃火鍋、麻辣燙等刺激性食物,會反復損傷黏膜,且往往是黏膜尚未修復,就又遭重創。長期反復刺激,會使水腫的黏膜發生異形性改變、不典型增生,最終導致癌變。
張醫生建議,日常飲食不宜過快,盡量少吃過燙過辣的刺激性食物。平時吃飯也建議給飯菜“晾一晾”。其次,盡量減少飲酒和吸煙,酒精對任何黏膜都會有強烈的刺激,如果飲酒的過程中抽煙,還會將煙草中的致癌物從口腔及咽喉部帶入食道。當酒精刺激黏膜導致充血時,煙草的致癌物質會加劇對黏膜的刺激,誘發癌變。最后,飲食中應避免攝入亞硝胺等致癌物質,因此要少食或不食隔夜蔬菜、腐爛水果、發霉食物、市售咸魚肉、腌菜以及各類炸烤食品。
記者 龔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