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大批德軍戰機突然向蘇聯的重要軍事目標展開突擊
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蘇聯衛國戰爭首日,在蘇聯上空發生的一切堪稱世界空戰史上最慘烈的一幕。戰前幾個月德國法西斯就積極籌劃對蘇進攻,大批飛機偷偷轉場到邊境地區。雖然蘇聯也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但仍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抱有一絲僥幸。可惜戰爭的紅線是那么脆弱,在蘇聯尚未做好準備之時,戰爭就突然爆發了。
神秘調防 防人防己
1939年8月,蘇德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兩國間卻是充滿猜忌。事實上,希特勒早就垂涎廣闊的蘇聯領土。1941年4月初,德軍空襲英國的規模達到頂峰,而進攻蘇聯的準備也在暗中積極籌劃。4月底,德國空軍以大隊為單位,打著輪換布防的幌子,開始從位于法國、荷蘭和比利時的基地向東移防。
移防行動進行得十分隱秘。空軍少尉德爾特·魯克西奇是德國空軍第76轟炸航空團第三大隊的一名飛行員,原來部署在巴黎附近的維克森地區,他們是最后一批移防的德國空軍。第三大隊的所有飛行技師在6月初就調離基地,不知去向,只留下少數人照看飛機。有一天,大隊指揮官突然把飛行員召集到機場跑道,當眾打開一個信封,宣讀了調動命令,但仍然沒有明確任務和目的地。所有飛機開始加油,所有飛行員整理好行李,登上飛機跟隨長機編隊朝東方飛去。
編隊飛過荷蘭和德國,降落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安克拉姆。所有人一下飛機,馬上就被拉上軍車,送到一個偏僻軍營。軍營里一個人也沒有,但生活設施齊全,讓大家對此次任務更覺神秘。第二天發生的一切與第一天相同——跑道集合、宣讀命令,然后又是編隊飛行。
2小時后,編隊降落在加里寧格勒南部的希彭拜爾。讓所有人吃驚的是,之前離開的機組成員都在這里現身。所有飛機被拖到機場的各個角落,蓋上偽裝,隨后就是加油和掛載炸彈。飛行員們不知道要去哪里,執行什么任務,各種流言四起。最容易得到飛行員們認同的猜測是:蘇聯同意2至3個德國陸軍師,在空軍支援下,穿越其領土,對英國在伊朗的油田發起攻擊。
兩軍對峙 有備占先
6月21日晚,參加作戰的德軍才知道襲擊目標和發起時間。指揮官們集合士兵,宣讀了柏林的命令。命令中聲稱,德國情報機構發現,蘇聯軍隊正在大規模集結,準備對德國發動突然襲擊,希特勒不得不命令先發制人進行反擊。就是這么一個謊言使得德軍士兵義憤填膺,準備在接下來的戰斗中狠狠教訓蘇聯人,卻不知道自己的愛國情懷被“戰爭狂人”所利用。
戰斗打響前,德國情報機構判斷,蘇聯在西線部署有大約7300架戰機,中部部署有3000多架,遠東地區有2000多架。實際上,這一判斷是不準確的,蘇聯實際上有近15000架戰機。而德國空軍只集結了2699架戰機,還被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支持不同地面集群的行動。
第一航空隊:指揮官是空軍上將阿爾弗雷德·克勒爾,擁有474架戰機,主要支援北方集團軍群(共26個師),向波羅的海地區的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一線推進。
第二航空隊:指揮官是空軍元帥阿爾伯特·凱賽琳,擁有1208架戰機,主要支援中央集團軍群(共51個師),向斯摩棱斯克市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