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想再用美軍的“六個沒有想到”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
美軍的第一個沒有想到,是不相信中國會出兵。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后,美國糾集 “聯合國軍”,迅速向北朝鮮縱深進犯。當時,敵我雙方實力太懸殊。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在朝鮮橫沖直撞,根本就沒有把中國軍隊放在眼里。而且當時美軍兵鋒已直抵鴨綠江邊,美國認為中國即使想出兵,最佳時機也錯過了,他們認為勝負已定,這種情況下,中國絕不可能出兵了,或者說不可能大規模出兵。美軍甚至宣稱 “感恩節”前占領全朝鮮。
然而,事實正相反。10月19日,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首批出國部隊25萬人,從安東、長甸河口、輯安三個口岸跨過鴨綠江,進入了朝鮮戰場,但美軍沒有任何反應。直到10月25日,志愿軍發起第一次戰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重創美軍和南朝鮮兩個師時,美軍仍然認為中國“只是象征性的出兵”。緊接著,志愿軍又發起第二次戰役,聯合國軍又被殲滅2.4萬人,被打回三八線,這時美軍才開始相信中國真的出兵參戰了。
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不僅出乎美軍的意料,而且還敢與美軍直接交手作戰,首戰即勝,首先就在戰斗意志和勇氣上勝敵一籌。一支處于劣勢裝備的軍隊敢于與強敵交手作戰,必然是一支在戰斗意志和犧牲精神上不可小看的軍隊。
美軍的第二個沒有想到,是沒想到志愿軍的戰斗力有如此的堅忍不拔。
在這里,我講幾個大家熟悉的故事。
一是首殲美軍騎一師第八團。面對美軍的強勢,志愿軍計劃在戰爭的初期,以防御作戰為主。沒有想到美軍依仗絕對的優勢,不僅一路向北殺來,而且發展到孤軍深入、以團或營為單位分頭冒進,美軍犯了兵家大忌。志愿軍立即改變計劃,發揮運動戰的長處,集中優勢兵力,各個圍殲。志愿軍計劃首戰在云山圍殲南朝鮮第一師,麥克阿瑟發現志愿軍的計劃,急調美軍騎一師馳援。沒有想到沖在前面的美軍騎一師第八團自己一下就撞進了口袋,更沒有想到與中國交鋒的第一戰就會遇到志愿軍第三十九軍。第三十九軍是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是中國東北四野的主力。人們戲稱“馬頭軍”遇到了“東北虎”。首戰,南朝鮮第一師美軍騎一師遭到重創,被殲滅15000余人, 其中美軍騎一師第八團大部被殲。這一仗,粉碎了聯合國軍“感恩節”前占領全朝鮮的計劃。
騎兵第一師是華盛頓開國時組建的精銳部隊。一百多年來,騎一師功勛卓著,從無敗績,享有‘開國元勛師’、‘常勝師’的美譽。”為了保持歷史榮譽,至今仍延用以往的番號,士兵的臂章上始終保留著一個馬頭符號,這是他們榮耀的象征。
首殲美軍騎一師第八團,在美國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在世界也引起了熱議。
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女兒瑪格麗特在《哈里·杜魯門》一書中寫道:“在朝鮮開始發生了驚人事件,第八騎兵團幾乎潰不成軍。”
美軍陸軍參謀長柯林斯在回憶錄中談到云山戰斗時,感慨地寫到:“作為喬治·巴頓將軍的部屬,霍巴特·蓋伊懷著沉重的心情,咽下了一杯苦酒。”
三十九軍戰史有一段記錄: “云山戰斗中,美軍運尸體的8輛‘道奇’大汽車被我們截住,車上每層10具尸體,頭腳顛倒放置,一共裝了5層,共計50具,8車共400具,每具都穿一套全新的白線衣褲。以此來推算,美軍在我師正面上傷亡即在1200至1600人以上,而這個數字只是按其收容的數字計算的。實際情況還有許多死傷者被遺棄在戰場上。因此,實際傷亡人數將大大超過1400人。因美軍傷亡主要是被我輕武器所致,故傷的比例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