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還利用贊佩里尼的知名度大搞宣傳。1944年11月18日,贊佩里尼在東京電臺“日本郵差”節目里讀了一封日本人幫他寫好的家書,稱自己在戰俘營受到不錯的照顧,沒有挨打。之后東京電臺送了贊佩里尼一件軍大衣,要求他做政治宣傳式的發言,這次贊佩里尼拒絕了。渡邊睦弘為此非常生氣,連續揍了贊佩里尼一個星期。
后來渡邊睦弘被調走,贊佩里尼也被轉送到直江津4-B戰俘營,但沒想到冤家路窄,那里的戰俘營司令竟然又是渡邊睦弘。在那里的第一個冬天,贊佩里尼看到81個澳大利亞戰俘死于虐待、疾病、饑餓,最后全營死掉了1/3的戰俘。渡邊睦弘要求所有體溫低于39.4℃的戰俘去干活,但是生病不去干活的由于沒有當天配給,一樣是等死。
為了活命,贊佩里尼想盡辦法,偷谷物、為看守縫紉好萊塢式衣服、照顧山羊、清理豬圈。終于等到戰爭結束,美國戰機空投來食品和衣物。贊佩里尼輾轉沖繩、馬尼拉,回到美國,成為美國英雄,家鄉機場還改名為贊佩里尼機場。贊佩里尼后來成了家,有了女兒,但是戰俘營中的巨大精神創傷常讓他在噩夢中驚醒。2003年,86歲的贊佩里尼出版自傳《與魔鬼同行》,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后來此書被全美各地學校選為二戰歷史的學習資料。美國作家勞拉·希倫布蘭德在采訪贊佩里尼的基礎上,2010年寫出紀實小說《堅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