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對中共當時政策接受不了”,轉投蔣介石,中共號召“推翻楊虎城軍閥統治”
隨著入黨被拒和不斷發生的兵變、暴動,楊虎城對中共的表現很是失望, 楊自己回憶說:“1927 年大革命失敗之后,國民黨日益走向反動,我把國家民族的希望和我們部隊的前途寄托在共產黨身上,因此有了皖北的合作。皖北暴動失敗后,一個長時間我對共產黨雖沒有失望,但對中共當時的政策接受不了。”
因此,當1928年秋中共派人游說楊虎城反蔣并希望楊帶領部隊靠攏蘇區時,楊虎城權衡利害得失,便決定與中共保持距離了。(轉引自《楊虎城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5頁。)此后,楊虎城先后依附馮玉祥和蔣介石,充任十七路軍總指揮、陜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綏靖公署主任等重要職務,成為西北地區的國民黨軍政大員。
這一階段中共對楊虎城的基本判斷始終沒變,認為其在政治上是與中共對立的“小軍閥”,在局部問題上與中共時有合作與妥協,帶有很大的投機成分。
《陜西省軍委報告》也指出,“楊虎臣對于革命本來是動搖不定的,當其困于太和無出路時,便想與我們接近,但土地革命的艱巨工作,他決然不能勝任,所以一經蔣介石派人拉攏、挑撥,感覺槍械沒有出路,遂公開的向我們聲明,要到南京去……(楊)普遍的在軍中清黨”。
《中共陜西省委為雙十節告陜西民眾書》(1931年10月10日)也曾宣傳說:“去年國民黨軍閥楊虎城入關后,一切情形和馮玉祥時代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營業稅、特種稅、土地登記稅、民團費、清鄉費,各種壓榨搜刮、攤派剝削、逮捕監禁,都是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