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的事情接二連三無情地發生在這位母親身上。1942年秋,大兒子永全在保衛盤山抗日根據地的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兒子永合慘死在鞍山監獄中。同年秋,二兒子永水在戰斗中負傷回家休養,因傷情惡化無藥醫治死在家里。
面對沉重打擊,玉芬都咬牙挺住了。她的家成為八路軍和傷員的經常性住所,干部戰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她為八路軍燒水做飯、縫補衣服,為傷員接屎接尿、喂湯喂藥。她和家人以粗糠、樹葉、野菜充饑,把省下來的糧食送給八路軍。為了給傷病員增加營養,她專門養了幾只老母雞,雞蛋卻一個也不舍得給小六、小七吃,統統送給了傷病員。戰士們都知道在密云的豬頭嶺有一個家,家里有一位堅毅、善良的鄧媽媽。
1944年春,日偽軍為了肅清“無人區”的抗日力量,圍住豬頭嶺一帶,一連折騰了7天7夜。小六跑丟了,她背著剛滿7歲的小七躲進一個隱蔽的山洞里。不幸又再次降臨在這位母親頭上,正如文章開頭介紹的那樣,她眼睜睜地看著幼子死在懷里,自己卻無能為力。她撕心裂肺地坐在小七的墳頭痛哭,這哭聲痛徹心扉,讓人心碎;這哭聲既是對小七的虧欠,更是這位母親對她已故去的諸多兒子的懷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了,中國人民勝利了。玉芬眼噙淚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大兒、二兒、四兒、五兒、七兒,咱們勝利了!
最后只剩下老母親
1946年7月,國民黨反動派又發動了內戰。鄧玉芬多想能夠過幾天這來之不易的太平日子啊,可是殘酷的現實又擺在了她的面前。她又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送六兒子永恩參加了縣支隊。六兒子走了,她忽然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三兒子至今下落不明,身邊僅剩下這一個孩子,萬一六兒子再有個三長兩短,她靠誰來養老送終!第二天一早,她趕到縣支隊駐地,想領六兒子回家。可是到了駐地,看到一隊隊的戰士,玉芬又猶豫了:哪個孩子沒有媽?都不上戰場,誰來保衛鄉親們的勝利果實?別人的孩子也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啊!我怎么能如此自私啊?想到這兒,她收起了眼里的淚水,她改變了主意,還是要把六兒留在部隊。她叮囑六兒子:“記住你爸和你哥是咋死的,好好打仗,立了功回來見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