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多重挑戰疊加 中國外貿還能穩得住嗎?
中新社北京4月13日電(記者 李曉喻)一季度中國外貿“成績單”13日公布。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多重壓力疊加之際,進出口仍取得10.7%的增長殊為不易,但更大的挑戰還在后頭。
據官方數據,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同比增長10.7%,增速比前兩個月放慢2.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3.4%,進口增長7.5%。用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的話說,中國外貿實現了“平穩開局”。
資料圖:寧波舟山港。 湯健凱 攝這個“平穩開局”,是在一系列不利條件下取得的:國內外疫情還在持續,一些地方外貿企業正常接單生產遇到阻礙;世界經濟雖在復蘇,但主要經濟體復蘇力度不及以往,海外需求受到一定影響;去年中國外貿高速增長,一季度增速高達29.2%,基數高使得今年同期保持較高增速難度更大。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說,雖然面臨諸多不穩定因素,中國外貿依然保持了韌性。考慮到中國經濟所處的外部環境日趨嚴峻,這一數據已經難能可貴。
但亮眼的數據背后亦有隱憂。眼下受俄烏沖突影響,全球經濟與貿易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世貿組織最新報告稱,俄烏沖突將使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降至3.1%到3.7%之間,全球貿易增速可能降至2.4%到3%之間,不到此前預測的一半。
鐘正生表示,俄烏沖突或將進一步削弱美國經濟的平穩復蘇態勢,并導致歐洲經濟更加脆弱。考慮到美歐都是中國重要貿易伙伴,中國外需面臨的不穩定因素增多。此外,隨著海外經濟開放程度加大,中國出口市場占有率的優勢可能會有所回落。
李魁文也坦言,國際國內環境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中國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發展也面臨著諸多風險挑戰。
目前,官方已經在著手加大穩外貿力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4月初主持召開外貿形勢座談會,要求“密切跟蹤形勢、準確分析研判”,把加強和改進對外貿企業的服務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促進已出臺的各項利好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針對物流不暢、訂單減少等外貿企業遇到的種種“堵點”,官方也在綜合施策。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期發布《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力保障重要生產物資運輸暢通。海關總署也在積極推動口岸升級改造,助力打通供應鏈堵點。
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投資促進機構,中國貿促會也在制定實施穩外貿穩外資行動計劃,加強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信息服務,幫助企業穩訂單、穩市場。
分析人士認為,在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支持下,經受過諸多“大風大浪”考驗的中國外貿繼續穩定增長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