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6月12日電 (記者 許青青)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2日介紹,近日該局出臺《關于精準幫扶市場主體助力扎實穩住經濟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從繼續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等5個方面提出16項具體舉措,推動廣東省市場主體擴大增量、穩定存量、提升質量、增強能量。
其中在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實施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促進計劃,年內完成知識產權融資500億元人民幣以上,服務企業10000家以上,緩解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問題。實施降費減費,免費為全省50萬家在營餐飲服務提供者提供業務培訓。
《若干措施》提出,對食品、藥品、廣告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實施食品生產“診脈工程”,免費為食品生產企業加強衛生控制、改進工藝流程等提供技術幫扶等。加大醫藥產業扶持力度,擴大適用“港澳藥械通”的藥物和醫療器械目錄,推動港澳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醫療器械注冊人在大灣區內地跨境委托生產。
圍繞助力市場主體提升競爭力,《若干措施》提出,實施60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開展100個重點產品(行業)質量提升行動,免費為10000家市場主體提質增效提供質量技術服務。年內新建60個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面向中小企業打造培育50個以上商標品牌,加快在基層布局建設商標品牌指導站,免費為10000家中小微企業進行商標品牌培訓輔導,面向廣東省內10000家以上企業開展專利預審服務。免費為廣東3000家以上“走出去”企業提供認證技術、知識產權風險排查等服務。
在推動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在同一地級以上市范圍內登記多個經營場所,推行市場主體“省內遷移通辦”。推動外商投資便利化,符合申請條件、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但因疫情暫不能提交次要材料的,可為外資企業容缺辦理營業執照。
此外,《若干措施》提出,完善平臺企業合規管理機制,查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扼殺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空間等行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