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兵種不一樣,士兵對各自的武器的熟悉程度也不一樣。有些武器不是當兵的都熟悉、了解、會使用。如步兵不一定會使用大炮、坦克、導彈等武器,而且也不可能要求每個士兵都學會和使用所有武器。
部隊平時訓練,一般都是按各自的裝備,使用自己手中武器。就是有的部隊強調一兵多能訓練,也僅僅限于輕武器的掌握使用,如步槍、輕機槍、四0火箭筒等。這些武器既是步兵連隊裝備的主要武器,也是所有兵種的士兵都必須學會和掌握的。
對于重型武器,如重機槍、高射機槍、大小口徑的炮,平時訓練,都是按照各自的建制進行訓練,也不要求每個士兵都會使用,也不可能有時間和條件去相互交流使用。戰時打仗主要是合成,其對各種武器的發揮作用如何,就看指揮人員的合成指揮能力和相互配合了。所以部隊平時完成各自訓練科目后,都要進行合成演練。合成訓練得好,戰時的相互配合就好,指揮人員對配屬的重武器,使用得當,傷亡就少,反之亦然。
作為班、排、骨干以及各級指揮員來講,了解相應的武器戰斗性力和戰術使用原則,熟悉和使用多種常規武器,不但會在戰斗中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會避免一些不應該發生的事故。遺憾的是部隊平時訓練往往忽視這一點。平時都是自己練習,戰時才磨合。如果當兵的對武器的基本結構和使用性能不熟悉,又喜歡玩弄武器,很容易出事故。
在戰時,部隊的武器裝備種類很多。以步兵連隊為例,戰時加上各種配屬,有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手槍、沖峰槍以及各種微型、微沖、輕、重機槍、噴火器、四0火箭筒、六0炮、八二無炮等武器。對使用炮彈之類的武器,步兵一般不懂也不會去玩弄。但對于槍支之類,確實很感興趣,都喜歡玩弄一下,特別是沖鋒槍、手槍。
而在戰場上,除了步兵,并不是人人都有武器。象四0火箭筒兵、六0炮兵、八二無炮兵、機槍兵,除了正、副班長配備有一支沖峰槍外,均未配備武器。到了戰場上,有的戰士看到別人有槍,特別是比較新式一點的武器,都想拿來用用、玩玩,也喜歡把班長的沖峰槍和干部使用的手槍借來照相。而這些戰士,平時除了打靶外,很少有接觸槍支的機會,對武器的分解、結構和安全方法又不是很在行,稍有麻痹,就會出現走火傷人的嚴重事故。
本來,對槍支的使用,都有嚴格規定的,如不準隨便玩弄槍支(包括自己和他人使用的),不準平時槍彈上膛,不準隨便打開保險,不準槍口對人開玩笑,操課前,收操后必須驗槍等等。而在戰時,這些規定往往被一些干部戰士忽視。如有的執行任務時,還沒接觸敵人就把子彈推上膛,也不關保險。有的執行任務后也不驗槍,有的忘了退出上膛的子彈。有的將自己的武器隨意交給他人保管等等,從而埋下嚴重的事故隱患。
我團某連一名排長,一次從前沿陣地下來匯報工作,將自己的手槍交給通訊員背著。在排長匯報工作時,這個通訊員和炊事班幾個同鄉在一起玩,無意中扣槍了壓在槍膛里的子彈,將一名戰士當場打死。還有一個連隊的班長,執行完任務后回到掩蔽部休息,忘了退掉上膛的子彈,同班戰士在玩弄時,不慎走火,將班長的腿部打傷。
戰場上出現的嚴重傷亡事故,與部隊的心理素質教育,與戰場管理,與規章制度的執行有密切的聯系。每個部隊都可能有這種類似的教訓。雖然,這些事故,在一支上千人或上萬人的輪戰部隊中,發生的概率不多,少則幾起,多則十來起,對整過部隊的戰斗力和戰斗士氣并不構成重大的影響,但把所有參戰部隊的事故加起來,那就不可小看了。盡管事出有因,但作為事故,這種非戰斗減員確實是令人痛心的。
作為曾經參加過戰爭的老兵,總結這些教訓,并非揭短,或有意拿別人的不幸說事,確實希望人們能夠從這些血的代價中吸取教訓。我想,現在正在服役的軍人,或今后可能服役的年青人,當你看到這些教訓后,再遇到這樣類似情況時,但愿吸取前車之鑒,不犯類似的失誤。
記住啊,戰場上的任何驚慌和管理上的失誤,都可能帶來殺身之禍!(廣東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