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軍 “我家兩口人,母親70多歲了,身體有病。去年,我加入長清養殖專業合作社,領到5只母羊之后,現已發展到了20多只,還養了一頭豬,十幾只雞,家庭總收入達到了1萬多元,一年就脫了貧。”近日,我們在雨淋溝走訪貧困戶時,貧困戶朱勝學如實說。
鎮安縣柴坪鎮桃園村二組地處雨淋溝,最大的資源優勢就是山大林多。全組有農戶55戶18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39人。
2017年,雨淋溝能人朱勝建投資35萬元注冊成立了鎮安縣長清養殖專業合作社,因為是帶領貧困戶發展養殖業,群眾都稱其為“扶貧合作社”。
為了吸引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朱勝建無償為柯倡元、董先林、朱勝學、劉大章、呂成華、呂成國等9戶貧困戶每戶提供5只母羊,每只母羊年均產羊羔2只,合作社定期開展技術培訓,為牧放母羊和養育羊羔提供技術指導。合作社實行“五個統一”管理,即統一制定生產計劃、統一供應優良養殖品種、統一科管山林牧場、統一進行技術培訓、統一養殖產品質量認證和銷售,確保生態養殖、規模銷售、提質增效、戶均增收。在合作社的帶領下,貧困戶科管栽種核桃1200棵、板栗1500棵,建成核桃、板栗混合林500余畝,林間栽種優質牧草1000余畝。山上統一放牧牛羊,山下以戶為單位在各自房前屋后建舍養豬養雞,輔助增加收入。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該合作社現已養羊260余只、牛80頭、豬20頭、雞300余只,創收10萬余元,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多元,凡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都有望在今年脫貧,并進入長期穩定發展產業階段,從而向小康生活邁進。
合作社負責人朱勝建滿懷信心地說:“我們合作社的主業是生態放牧牛羊,家庭養豬養雞也主要用天然青草,產品絕對綠色環保,具有雨淋溝得天獨厚的營養品質,已經得到部分客商的認可。今年的牛羊,大部分都已簽訂銷售協議,出現了供不應求的趨勢。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場規律擴大規模生產,林上收獲核桃板栗,林下收獲生態牛羊。依托生態養殖,到年底,讓我們雨淋溝的貧困戶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