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班杰明·布洛斯基?這個陌生的名字,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關于中國電影史的種種論述中,只出現過一百余字的簡單介紹,草草不詳。在漫長的半個多世紀里,他的名字上布滿厚厚的灰塵,幾乎同那群20世紀初來華拍影片、放電影、經營戲院的外國“淘金者”一起,湮沒于時間的縫隙—然而,如果說香港電影迄今為止真的有了一百年(這一點電影研究界尚有爭論),“布洛斯基”卻是個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的標桿,因為這個紀元的起點,就是布洛斯基1909年在香港投資拍攝的短片《偷燒鴨》。
- 相關閱讀
-
揭“百年語文第一書”:留西學東漸、新舊交替印記
讀史:《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初版于1901年,號稱“百年語文第一書”,最近新星出版社出了新版。該書處在線裝書從木版印刷向石版印刷的過渡時期,也處在西學東漸、思想雜出的舊學、新學接壤之際,這一切,...
-
胡愈之籌辦“光明日報” 觀感“新政協”的“新氣象”
全國解放初期,胡愈之籌辦了著名的《光明日報》,并擔任該報首任總編。在“新政協”會議召開之時,胡愈之通過《光明日報》,參與、記錄、見證了“新政協”從籌備到召開的全過程,并發表了自...
-
未名”鴻印
魯迅一生扶持、幫助過許多文學青年,其中以組建“未名社”的形式給予一群年輕人的幫助與扶持,應該說最具典型性。 按通常說法,未名社只有6個人:魯迅、曹靖華、韋素園、李霽野、臺靜農、韋叢蕪&mdas...
-
未名社成員七封集外書信考釋
未名社在1925年成立時的成員有魯迅、韋素園、李霽野、曹靖華、臺靜農和韋叢蕪等6人,目前除了魯迅之外,還有曹靖華、李霽野、臺靜農等也已經陸續出版了文集。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些文集失收了一些文章和書信。筆...
-
1921年田漢最早白話翻譯莎士比亞劇《哈姆雷特》
今年4月23日,是偉大的文學家莎士比亞450周年誕辰紀念日,適逢此時,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了新譯《莎士比亞全集》。 莎士比亞是人類文學史上劃時代的偉人,他將悲劇藝術升華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說,古希臘的...
-
墨家何以成為歷史上的失蹤者
墨子(資料圖) 本文原載于《書屋》2011年第1期,轉載請注明來源 先秦諸子百家中,影響最大的自然要數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漢大一統帝國形成之后,它們的命運開始分化:儒家成了中華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法家...
-
李鴻章曾暗助革命黨3萬光洋 謀求與孫中山會晤
又逢甲午年,自然而然我想起了李鴻章,這位100多年前的悲劇主角。洋人稱贊他為“領航員”,他卻自承是“裱糊匠”。甲午年后,那座風雨飄搖的“紙房子”(清王朝)已經千瘡百孔,李鴻...
-
《采茶詞》與茶文化的東學西漸
松蘿茶 歙縣、休寧、黟縣、祁門、績溪和婺源,是綿延近千年的古徽州“一府六邑”,其境內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所產茶葉早在唐代已負盛名。南唐劉津的《婺源諸縣都置制笠新城記》曾記載:“婺源、浮...
-
夏丏尊3天讀完《愛的教育》 為書中人物流淚
夏丏尊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100多年來,始終暢銷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片、電影、連環畫,影響遍布全世界。 小說以一個學齡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從10月份...
-
黃昌澍:參與《辭海》編寫的畜牧獸醫學家
黃昌澍在家中書房黃昌澍譯著《家畜的放牧》執教于國立浙江大學期間與人合作編著的《養蜂法》 編者按 在雨花臺功德園,長眠著很多科學家、藝術家和老革命家,他們的名字也許您并不熟悉;天文、土壤、古生物、化...